说起黄草,嘉定人几乎都不陌生,但黄草的大名究竟叫啥,你知道吗?近日,经植物学专家多方考证,终于给出了答案。往下戳,找答案↓
“从我学习编织徐行草编开始,就一直疑惑黄草到底叫什么名字,我也查了不少资料,但一直没有结果。前不久,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专家的帮助下,终于有了结果。”徐行草编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姣高兴地说。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副研究馆员、生态学博士徐珊珊告诉小嘉,通过对比《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图像库等一系列权威资料,结合叶片形态、花序特征等关键指标,并与多位专家、教授深入探讨后,最终确认嘉定徐行地区种植的黄草,实为莎草科的高杆莎草。
这是一种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莎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山东、江苏、广东、海南及台湾等地,亚洲及澳大利亚亦有分布,范围较为广泛。这一发现也为徐行草编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资料显示,高杆莎草茎秆高1-1.5米,呈钝三棱状,基部具多叶,叶片长宽与茎秆相近,边缘粗糙。穗状花序圆柱形,长2-5厘米,小穗长圆状披针形,排列紧密,具6-16朵花;鳞片卵形,背部绿色具3-5脉,两侧栗色;果实为倒卵形或椭圆形三棱状小坚果。常见于池塘边、草地等湿润环境,花果期为6-8月。
这些记载基本都与黄草的特征与生活习性相符合。不过,徐行种植的黄草普遍高度在2米以上,与文献资料中“茎秆高1-1.5米”有出入。对此,徐珊珊表示,植物在人工培育的情况下,因营养条件优越,普遍生长超过2米亦属正常范畴。
在徐行当地,野生高杆莎草已基本不见,均为人工种植。徐行草编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勤感叹:“作为技艺,徐行草编已传承千年。但作为植物高杆莎草,我们才刚刚认识。这一认知突破,不仅有助于优化种植技术,更能为草编技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高杆莎草还具有净化环境、改良土壤的生态价值,其观赏性也为多元化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
作者:通讯员闵慧翀
编辑:何晓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