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田里的葫芦熟了,正被画成最美的模样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5年9月20日 18:00:01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秋意渐浓,又到了葫芦收获的季节。在马陆镇大裕村艺趣荟的展架上,摆放着精美的彩绘葫芦,这些都出自手艺人徐晔之手。

这些葫芦都是从大裕村的葡萄田里直接采收来的。每到收获季节,相熟的农户便会将新鲜摘下的青皮葫芦拿到徐晔的工作坊。

图片

处理青皮葫芦的第一步是刮皮,徐晔沿用老手艺,用硬币刮去表皮。“用硬币刮比较顺手,力度也容易掌控。”她一边操作一边解释道,要用力均匀才能刮皮平整,不能留下任何青皮,否则会影响后续的晾晒和绘制。

处理干净的葫芦被悬挂在通风透光的晾晒架上,让自然的风和阳光来完成它的转变。“做葫芦急不得。”徐晔说,“第一个要过的就是时间这道关。”青皮葫芦转黄通常需要大半年的时间,期间要注意不能让葫芦受到暴晒,不然会开裂。当青翠完全褪去,呈现出温润的黄色时,葫芦也会变得更加坚硬耐用。

图片

徐晔会根据葫芦的形状、大小来决定绘制的图案。画笔在她手中稳而准地移动,笔墨流畅地在葫芦上绘出形状,勾勒轮廓、填充色彩、点染细节,灵动的“如意”、代表事事如意的柿子,每一处落笔都令人赏心悦目。

图片

从一只青皮葫芦到成品,往往需要大半年的时光,徐晔觉得这就是手艺人的坚持,“快节奏的时代,也有需要放慢节奏的东西,就像这些葫芦,必须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

uGrWqTsf_5DOe.jpg

作者:通讯员姜天悦
编辑:何晓菊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