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下班回来要兜好几圈才能找到车位,现在基本不愁了。”提起近期小区停车秩序的变化,真新街道泰宸新苑居民金先生露出了笑容。这个建于2004年的老小区,400余个停车位早已无法满足上千户居民的停车需求,再加上小区毗邻丰庄路餐饮街,一度让“停车难”成为这里的头号民生痛点。
停车之“困”:
小区车满为患,食客车“挤”进来
夜幕降临,丰庄路两侧霓虹闪烁,不少就餐市民因停车不便,纷纷将车停进泰宸新苑。长久以来,小区“收费便宜、位置便利”,成了食客心目中的“最佳停车场”。
“外面的车一多,我们居民回家根本没位置停。”金先生说,过去一到饭点,小区车位就被外来车辆挤占,居民不得不在门口“抢位”,矛盾纠纷频发,甚至还引发多起报警求助。
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矛盾,真新新村派出所联合居委会、物业等多方力量深入调研。民警发现,小区停车难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车位供需矛盾突出;二是居民、租户、访客车辆混杂,管理难度大;三是外来食客停车与居民晚间归家时段重叠,加剧了矛盾。
为破解难题,真新新村派出所牵头,会同路政、房办等部门,拿出“增量+提效+分类”的组合方案:一方面在花家浜路、金沙江西路等地增加70余个临时车位,并规划南侧空地建设封闭式停车场,缓解小区车位紧张;另一方面,联合居委、物业开展车辆信息登记,实现“人车对应、一户一档”,提升管理精度。此外,通过居民代表会议协商,调整停车收费标准,对外来车辆实行“1小时内免费、超时收费”的机制,并对探亲访客设置“亲情车”免收时段,在便利与秩序之间找到平衡。
“外来车减少了,居民停车秩序好多了!”新丰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王文华介绍,小区车位目前已从原先的400余个扩展到近500个,后续还将继续实施微改造新增车位。“停车费收入也将纳入小区公共维修基金,用于电动车棚修缮等民生项目,真正实现共建共享。”王文华说。
治理之“效”:多方协同,停车乱象“退潮”
如今,泰宸新苑门口的停车争执不再上演。嘉定公安分局真新派出所民警王忠亮表示:“在解决居民停车难的同时,我们也兼顾餐饮街的经营需求。通过走访商户,指导他们张贴周边停车场二维码,引导顾客前往公共停车点,既方便用餐,又减少对小区居民的干扰。”
停车问题的化解,不仅是空间秩序的重塑,更是社区治理能力的体现。2025年以来,真新新村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000余起。
这些努力的背后,是一支警民同心、协商共治的基层力量。据悉,真新新村派出所近期作为本市公安基层派出所代表之一,入围全国公安机关“枫桥式派出所”候选名单。他们以一件件民生小事为切口,以一次次共治协商为纽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把服务延伸到心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的“枫桥经验”。
作者:撰稿秦建 摄像张晓冬
编辑: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