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嘉定院区举行开诊十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015年10月18日,在医院开诊仪式上,肝脏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曾为医院定下“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目标。10年来,吴老的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急诊量超5.6万人次,
急危重症就近治疗
“我的命是医护人员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活动现场,患者李先生讲述着两个月前的就医经历。8月6日8点,李先生突然感到胸闷、呼吸困难,被120紧急送入医院抢救。初步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并伴有肺部感染。如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时间就是生命。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嘉定院区心内科主任张亮迅速反应,第一时间进行冠脉造影,迅速开通血管,恢复患者心肌血流供应。不想,死神并未远离。术后第4天,一场更加凶险的“心室电风暴”骤然降临。
8月10日,李先生突发持续性室速与室颤,心脏如失控的马达,血压、血氧骤降,意识丧失。张亮闻讯后立即从杨浦家中赶往嘉定院区组织抢救。他判断患者除室颤外,还出现R-on-T室早诱发的尖端扭转性室速,属高危恶性心律失常。为稳住失控的心跳,团队连续实施超过300次紧急电除颤与电复律。最终,在ICU床旁且无大型设备(DSA)辅助的条件下,张亮成功植入临时起搏器,通过“体内起搏”实现超速抑制,让李先生的心跳重归平稳。
2015年,吴孟超曾这样描绘嘉定院区:“有别于杨浦院区,嘉定院区的目标是‘大专科、小综合’,保持肝胆特色学科,同时发展外科、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等科室,建设综合性三甲医院,造福当地百姓。”
10年来,医院新增心内科、血管外科、风湿免疫科、泌尿外科等科室,在创伤急救、骨科、呼吸、肾脏、中西医综合治疗、泌尿外科、胸外科、甲乳外科、血管外科和心内科等学科领域形成新的特色。
勇闯禁区 薪火相传
打造国家级肝胆疾病诊疗中心
“这是我记录的10年间手术患者的病情,现在我把它交给你。”启动仪式上,医院肝外三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潘泽亚把几本泛黄的笔记本,递交到他的研究生黄剑医生手中。
潘泽亚(左一)、黄剑(右一)
10年来,潘泽亚每天完成手术后,都会在手术台旁坐下,用随身携带的便签纸绘制手术简图,记录肿瘤的大小形态、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肝脏切除范围、失血量等关键信息。下班后,他再补充上患者的年龄、性别、联系方式及家庭住址,将所有细节工整地抄录在这些笔记本中。多年后,病人再次就诊,一翻本子,病史便了然于胸。
潘泽亚说:“这些笔记不仅是科室发展的见证,更是吴老精神的延续、责任的传递,是薪火相传的体现。”
正是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一批肝胆外科专家潜心钻研复杂疑难肝肿瘤的诊疗技术,不断挑战手术禁区。2018年,20多名不同学科的医护人员合力切除16.5斤重肝肿瘤,创下嘉定院区成立以来最大肝肿瘤切除案例;2024年,为一名多次术后复发肝癌病人完成历时14小时的第七次肝肿瘤切除;累计完成近千例的腹腔镜精准肝切除……从最初以基础病种为主,发展到如今各类高精尖手术,肝胆外科团队成为区域乃至全国肝脏外科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是技术实力持续突破的10年。”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嘉定院区院长周全表示,“从国内首例腹腔镜下巨大血管瘤切除,到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转化,医院在精准肝切除、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及转化研究等领域均取得长足进步,成功开展多项高难度标志性手术,充分展现了国家级肝胆疾病诊疗中心的技术底蕴与创新能力。”

文字: 印沁沁
编辑: 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