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流浪猫治理难题,这份“软法指引”超暖心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5年11月4日 11:08:03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深夜被小区流浪猫的叫声影响休息,担心孩子玩耍时被突然窜出的猫咪抓伤,见到爱心投喂点影响环境卫生……这些社区生活中的困扰,如何妥善化解?

为积极回应居民关切,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嘉定区委依法治区办联合菊园新区管委会,在充分调研菊园新区、江桥镇、安亭镇等多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嘉定区社区流浪猫治理软法指引》,积极探索以科学、人道、共治的方式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治理有原则:尊重生命,科学引导

《指引》秉持“尊重生命、科学为本”的理念,明确四大治理原则:

·生命平等:反对暴力驱赶,采用人道化治理措施,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

·党建引领:社区党组织牵头,凝聚物业、爱猫人士、志愿者等各方力量。

·居民自治:鼓励居民组建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科学有效:推广国际通行的“TNR”模式(抓捕-绝育-放归),从源头控制数量,减少疾病传播。

正文图片

行动有指南:七步流程,清晰有序

《指引》将流浪猫治理工作细化为“七大节点”,形成闭环管理流程:

·组建“爱猫联盟”:居委会招募热心居民,特别是党员、有医疗或宣传特长的达人等,合理分工组建专业志愿者团队。

·开展“猫口普查”:排查摸底小区流浪猫数量、分布、健康状况,建立“一猫一档”,找准治理重点。

·做好宣传引导:通过“上海社区云”小程序、微信群、公告栏等线上线下多元渠道,普及TNR知识,凝聚治理共识。

·整合多方资源:通过居民募捐、企业赞助、链接公益组织等方式,为猫咪绝育、投喂等项目筹集资金和物资。

·规范实施行动:由培训合格的志愿者或专业机构有序开展抓捕、绝育、免疫和放归,确保流程规范。

·推动爱心领养:积极促进领养工作,签订领养协议,开展定期回访,为温顺猫咪寻找安稳归宿。

·实现“长效管理”:建立健康监测、科学投喂、尸体无害化处理等机制,并将文明养宠纳入居民公约,从源头减少弃养行为。

此外,《指引》在各节点配套提供《流浪猫“一猫一档”管理档案》《流浪猫观察记录表》等10余项标准化表单,实现“招募-摸底-处置-跟进”全流程留痕,为社区治理提供清晰操作框架。

正文图片

实践有典型:试点社区成效显著

《指引》在梳理流程的同时,也汇集了本区多个社区的治理典型案例。例如,菊园新区嘉呈社区组建“宠爱有家志愿服务队”,联动区动物疫控中心,成功为62只流浪猫实施绝育,推动社区从“无序繁衍”迈向“和谐共生”;江桥镇绿二社区成立“守护喵星人”自治团队,制定文明养宠公约,联合公益组织推进“TNR”项目,营造人猫和谐共处的社区氛围。

正文图片

责任有界定:保护自己,也关爱他人

《指引》还对流浪猫可能引发的损害责任进行解析,明确在不同情形下的责任认定原则,为社区依法治理提供参考:

·原饲养人/管理人:若能明确流浪猫是被遗弃或逃逸的,原饲养人或管理人要担责。

·长期固定投喂者:若对猫咪形成了实际管控,需承担相应管理责任。

·物业公司:有义务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否则可能需承担补充责任。

·被侵权人:如因自身过错或监护不力导致损害,也需承担相应责任。

《嘉定区社区流浪猫治理软法指引》不止于“管好一群猫”。它填补了流浪猫治理的政策空白,用“TNR”的科学方案,替代了“暴力驱赶”或“放任不管”的极端选择,让每一只流浪猫的生命都能被尊重。

欢迎广大居民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指引》全文,积极了解、支持并参与到您所在社区的流浪猫治理工作,期待这份指引能在更多社区落地生根,也期待更多人能加入这场“有爱”的治理行动。

正文图片

让我们携手共建

温暖、和谐、美好的宜居家园!

正文图片

编辑: 唐敏

来源:区司法局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