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大走访】区教育局局长姚伟:深入基层解决实在问题,才能更好地提升教育品质

日期:2018年1月24日 08:25: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调研走访要为基层学校解难,为师生发展服务,深入基层解决实在问题,才能更好地提升教育品质。——区教育局局长姚伟

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传承教化之风,镕铸品质教育,是我们嘉定教育的核心理念。要更好地提升教育品质,就要深入基层聆听真实的声音,为学校解决实在的问题。

扑下去了,才能听到真声音

今天,我和教育局党政班子成员走进嘉定教育学院调研。教育学院的环境、设施等我再熟悉不过。我一直以为教育局和教育学院同属一个大院,是知根知底的。教育学院是推进嘉定品质教育的“发动机”,在指导基层学校开展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教研科研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走访中,我看到了嘉学院平台使用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显著成果,也听到了研训员们不辞辛苦,热情投入,指导基层学校取得很多成绩。我倍感欣慰:有这么多人才引领嘉定教育,何愁教育品质不得提升呢?

但是,在接下来的深入沟通中,路院长竟大倒苦水:“招聘研训员难啊!为适应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招聘初中史、地、生、体教研员,还要招即将退休的研训员的候补人员。可目前来应聘的人不多!”分析原因,原来,一方面学院职称饱和,另一方面研训员们工作辛苦压力大。所以研训员这个岗位应聘人员不多。扑下去了,才能听到真声音。这可是我在会议室里听汇报或在办公室里看材料听不到的声音啊!

如何让学院成为学术高地和精神家园成了我要思考的首要问题。我赶紧和党委书记、分管领导一起研究加快解决学院在用才、引才方面突出问题的措施。一方面我们要多关心,多到学院走走,多找研训员聊聊,帮他们解决困难。让研训员感受到教育局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另一方面,也要创新机制,为研训员搭建平台,通过媒介宣传、学术节展示、评优奖励等方式,激发研训员的内生力和内动力,增强他们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使研训员不仅成为学术领袖,更要成为精神领袖,确保研训员这个岗位充满活力和后劲。为教育学院这个“发动机”充好能量,有效推进嘉定的品质教育。

亲眼看了,才能补上真短板

我们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就是要深入基层听实话、查实情、补短板、破难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有两家基层单位一直让我放不下心:丰庄幼儿园地处城乡结合部,朱园长调任到岗才一年,之间也陆续收到过不少人民来信,她管理下的教师状态如何?幼儿发展如何?家长满意度如何?绿地小学沈校长也是到岗一年多,学校内部矛盾一直比较突出,而学校食堂、室内体育馆无法布局这些老大难问题久拖不决,2018学年局里和街道设想依托其他校舍形成一校两部,绿地小学是否在学校管理、资源整合、师资配备等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大调研一开始,我就带领科室干部率先走访了这两家单位。我欣喜地看到,两家单位校园整洁、教学有序,教职员工敬业投入,学生精气神足。丰庄幼儿园朱园长调任到岗虽才一年,但对幼儿园人员情况、课程特色、发展瓶颈、发展目标都有较切合实际的了解;园内教师对课程实施、教学要求能理解并执行。绿地小学在艺术、科技、体育方面办学特色鲜明;京韵社团、非洲鼓社团、手球、足球等特色课程比较成熟;茶艺长廊、京韵大厅、茶趣苑等校园环境处处凸显文化……说明学校领导在基础管理和办学特色方面动足了脑筋。

深入走访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问题:丰庄幼儿园迫切地需要骨干教师引领教师成长,希望在评选骨干教师方面教育局优先考虑;绿地小学因规模扩大需扩班2个,在招聘教师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学校专用教室紧缺、一校两部的校园环境改建维修经费跟不上。我觉得这些都是最实在的问题,也是学校和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针对两家单位的共性师资问题,作为局长,我要考虑到全区教育资源的均衡、合理配置,在特级教师支教、评选骨干教师方面全区要均衡考虑。此外,我们还跟园长一起探讨如何让园所环境和教学设施满足幼儿发展和教学需求,以此来提高教育品质。也需要加快统筹计财科、教育资产管理中心与绿地小学共同做好经费预算和校园改建维修。

用心做了,“百千万”才能真落实

何谓“百千万”?就是“百名机关干部进百所学校”“百名校长访千名教师”“千名教师走万户家庭”。这不是口号式的宣传,而是最简洁的提炼,就是想让我们教育系统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大调研中找到自己最精确的定位。走进基层学校,我们才能找准最根本的问题,综合把脉,为基层学校解难;走访一线教职员工,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以心换心,为师生发展服务;走进学生家庭,才能发现最原生的状态,搭起桥梁,为家校共育助力。我想,我们要有“行万里路,解万般难”的决心与意志,上上下下都行动起来,尽己所能,集群之力,解决好短线与长线的问题,将嘉定教育系统大调研大走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品质教育。

来源:嘉定教育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