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大走访】樊卫东:做到“三个到位”,走进群众的心坎

日期:2018年2月11日 08:20: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大调研大走访手记】

当前,基层大调研大走访开展得如火如荼。街道班子领导以及各科室负责人纷纷进社区入企业,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通过大调研大走访,深入群众,与居民面对面交流,真正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自1月份以来,我先后走访了金栅桥和鼎秀社区近10户居民,开展了两次座谈会,通过与群众的交流直观地了解到他们需要什么,我们还需要加强哪方面的工作,真的是颇有感触。正如章曦区长所说的:“大调研是一种工作方法,是听民声、察民情、集民智、解民忧的重要渠道,我们要以调研促发展、以调研惠民生。”要想把大调研大走访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真正赢得群众的普遍点赞,我们必须走进群众的心坎里,切实做到“三个到位”。


299ab9bc7c9540118452b1188b892eb9.jpg

思想认识要到位

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是服务群众、改进作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其本质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服务群众摆到最高位置,真正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把关怀温暖带下去,把问题需求带上来、把办法经验带上来。自大调研大走访开展以来,我每周至少留出一个下午进社区走访居民户,先后走访了金栅桥及鼎秀社区近10户居民,除街道部署安排的名单外,根据工作情况我也自主拟定了一些走访单位。


a2fa13631d4f47f894b23ee3bc54954f.jpg

走访交流要到位

基层走访调研如果仅仅流于形式,听一听、记一记,问题无关痛痒,话题不能深入,很容易变成“人口普查”。事实上,与群众交流也是个技术活,切忌打官腔,说套话,要善于启发和引导群众把实情讲出来、把诉求表达出来,有些事情不妨打破砂锅问到底,对于群众反映的重要问题,要问清楚、问明白,便于后续的解决和落实。在走访金栅桥一户居民时,交谈中她反映签订动迁矛盾化解协议后,相关款项仍未到位,她一直强调生活困苦,长期以来的不易,但是关于款项未到位的原因她也说不清楚,后来通过交谈并跟居委联系后了解到,协议未落实到位是因为有些证明材料未上交,于是联系居委与居民一起沟通,由居委协助将相关证明材料补齐、上交,最终帮她解决了问题。


a2d15962cef84c3ba9e7aeeb658d9d41.jpg

问题落实要到位

走访调研的落脚点是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对于走访中了解到的问题、采集到的诉求,能解决要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耐心解释。如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群众自然会真心欢迎、积极配合,走访调研就会获得群众理解、赢得群众支持。反之,如果群众听不到反馈、看不到结果,就会认为大走访是“走过场”、“假把式”,基层走访调研难免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走访以来,对于居民提出的问题,可以解决的我都及时联系相关部门予以解决,比如鼎秀一居民提出绿化树木过高,遮住房屋采光,影响生活,便让居委联系物业对树木进行修剪,解决居民房屋采光问题;还有一位阿姨反映其儿子瘫痪在床,理发不方便,得知其情况后,我联系居委安排人员上门为其儿子理发,解决了一直困扰他们的难题;对于居民提出河道水质差,一时难以改善的问题,也向他们解释街道一直以来所做的工作,已经取得的成效和接下来制定的治理计划,这样一解释,居民也表示理解。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要始终心系群众,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做到“三个到位”,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突出大调研大走访的实效。

来源:真新故事真心人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