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群众的每一个需求,我们都要用心倾听,群众的每一个困难,我们都要感同身受,唯有这样,才能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做好人民的勤务员。——新成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秦文忠
按照惯例,每周四是街道班子成员的信访接待日。过去,这一天总是非常忙碌,每次都要接待好几拨带着问题和情绪前来的群众。最近的周四接访日,我却遇到了“冷门”,信访室一下子冷清了许多。询问其他班子成员后,发现情况差不多。原来,随着大调研活动的深入展开,很多问题在干部下基层时就化解了,群众不用再跑到政府来打报告了。干部基层多跑腿,群众办事少跑腿,最直接地体现了我们大调研的工作成效。
在过去几个月的调研中,我深入多个企业、社区、居民户开展基层调研,每一次调研都有新问题发现,每一次走访对我内心都是一次触动。走进上海中元集团的办公楼,墙上满满的挂着各种业绩和荣誉,但这样的优质企业也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走进转制后的新澄锻造厂,询问工厂情况,才知道厂长是个有社会担当的企业家,自己出资为一位患病而无法安置的工人发放工资、缴纳社保,从未向政府要过一分钱,更没有把矛盾推向社会;走进新成园林养护服务社,才明白员工们对公益性劳动组织转制有疑虑;走进迎园社区,查看小区雨污水管道混排改造,才知道改造后有几户底楼住户在雨天排水不畅,实事工程还留有后遗症……
知屋漏者在宇下。不下基层,未曾想基层有那么多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这反映出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短板,身子没有扑下去,工作不够细致,我从思想上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调研大走访”工作的必要性。如何将基层的问题从滞后发现转变为提前发现,从被动发现转变为主动发现,我决心利用大调研大走访这个契机,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听民声,察民情,补短板。
深入基层的次数多了,跟群众打的交道多了,解决的问题多了,群众对我们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多了一些诚恳和热情,少了一点挑剔和质疑。从“多一些”到“少一点”的变化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群众对政府管理工作的要求并不是不切实际的,他们的需求是最具体、最贴近生活的。而对我们来说,很多矛盾非常容易化解,只是举手之劳,只需即知即改,就能解决长期困扰他们的难题。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每一个需求,我们都要用心倾听,每一个困难,我们都要感同身受,唯有这样,才能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做好人民的勤务员,才能解决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得到群众最真心的支持。
来源:新成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