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研发、设计、组装、测试、培训等全产业链功能、集聚100家芯片企业、拥有3亿元产业基金,一座总投资5亿元、占地93亩,由嘉定工业区集团公司、SEMI全球半导体协会、正科芯云(上海)微电子有限公司和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共同建设的的芯片产业园,已在上海西北部的嘉定工业区启动建设。
从15日嘉定工业区举行的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获悉,继布局高端医疗装备、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产业之后,嘉定工业区又在着力培育和壮大集成电路及物联网产业,不断把制造业推向高端化。
产业生态让企业“近悦远来”
正科芯云(上海)微电子有限公司的运营总监齐畅认为,嘉定工业区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特别是汽车产业已经形成较大的集群规模,未来这些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将为芯片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芯片产业的“门槛”较高,需要高端人才的智力支撑,嘉定有10多所国家级和上海市级的科研院所,这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
嘉定工业区是上海首批市级工业开发区之一。26年来,其坚定不移发展先进制造业,严把项目准入关,制造业规模效应和能级不断提升,形成了汽车及其零部件、高端设备制造、总部经济、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互联网及互联网金融、新能源等为主体的支柱产业体系,沃尔沃、大众动力总成、大陆泰密克、联影医疗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园区。
嘉定工业区集团公司董事长郁建华说,如果把优秀企业比作“热带雨林”里的参天大树,那么具有服务功能的专业平台则是起到勾连作用的“菌群落”。嘉定工业区正在打造“功能平台+专业园区+产业链”的新布局,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让产业生态更加优化。
办事效率让企业“来了不想走”
好项目“招得进”靠的是园区的产业生态,“留得住”靠的是服务。嘉定工业区以提升办事效率为导向,建立了证照办理、项目审批、上市融资、专项申报的全方位、全流程的服务机制。
“真是没想到仅半年,技术中心就投入使用了,这对我们后期在新能源车市场争取产品份额赢得了先机。”爱驰汽车是一家整合了传统汽车产业资源的新兴造车企业。去年下半年,看中嘉定所具有的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企业想要在嘉定建设“研发大脑”,快速进入技术研发测试阶段,以赶上这一轮新能源车发展的“窗口期”。
不过,“拿了地之后建厂房”的周期较长。为此,嘉定工业区为企业提出了先租用临时厂房,并由工业区代为装修的方案。但是在装修过程中,企业又碰到了难题,目前的电力输出无法满足企业测试需求,而要按照流程申请电力扩容不仅困难,并且耗时长,嘉定工业区又与区电力公司反复协调,最终只用了2个月时间完成了电力扩容。就在最近,爱驰汽车的技术中心顺利启用了。“来了不想走,在这里创业安心放心省心”。爱驰汽车的副总裁金新表示,公司接下来将在工业区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有温度”才能让人才“扎下根”
人才是第一资源,高端制造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尽管上海市与区两级都有针对各类人才、不同层次的住房保障政策,但仍有一部分基础人才的居住问题难以得到解决。他们虽不是“金字塔顶端”的高端人才,但却是园区和企业发展的基石。
前不久,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投资者关系总监刘颖参观了位于嘉定工业区范围内的人才公寓,得到了明确的信息,他们的一批年轻员工将有望直接“拎包”入住这里。
沃尔沃相继在嘉定建设了研发中心和总部大楼,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刚毕业的青年员工,每月的租房成本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工业区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人才公寓后,可以稳定我们的人才队伍。” 刘颖说。
这一处的人才公寓,由嘉定工业区集团公司整幢收购装修,是盘活园区存量资源、借助市场化力量解决人才居住问题的一次尝试。整幢公寓可提供380套住房,满足青年、白领、专家三种人群的需求。
除了“住”之外,嘉定工业区还在人才生活的“多方位”,用“有温度”的服务留住人才的“心”。就连单身青年的婚恋问题也有人操心,工业区总工会等联合推出的“花海寻友觅知音”联谊平台,已经连续举办4年、共26期,参与的企业员工人数超过了1300人次。
来源:新华社上海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