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20 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共嘉定区委宣传部承办的“解码江南,以启未来”2019 年望道讲读会首讲在嘉定开讲。 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围绕世间何物是江南、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关联、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展开讨论。专家们认为,江南文化正是在不断的被挖掘、被传播后而赋予新的魅力,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出席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周金林出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致辞。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说,望道讲读会与普通的读书会不同,倡导的是一种深度的阅读,一种思想的交锋,一种智慧的碰撞。他希望,望道讲读会能够立足哲学社会科学,强调讲读结合,互动交流,中西会通,古今对话;办出高度,主打名著名家,推荐学界关注、大家公认的权威著作,把望道打造成为博渊兼顾、广深结合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把望道塑造成为引领大众阅读的文化符号,把望道创建成为上海文化品牌一个标志性成果。
顾惠文在致辞中表示,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的金字招牌和重要标志,承载着城市的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嘉定是一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有吴中第一之称的孔庙,诞生了众多文化名人。随着一大批高水准的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让传统文化滋养心灵、让公共文化触手可及、让产业文化点石成金、让文明创建蔚然成风。面向未来,嘉定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进程当中,进一步传承、弘扬江南文化,并以此作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源泉,作为构建创新活力之城,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不竭动力。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多来嘉定共同推动江南文化生生不息和繁荣发展。
活动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晓明认为,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可以概况为刚健、深厚、温馨、灵秀。江南水系十分丰富,水乡是江南灵秀的来源,使江南人因水而与众不同。他们因柔性而仁爱,因清澈而清明,因流动而多样、灵敏。
在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研究员熊月之看来,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有着继承、集聚、扩散、融合、创新等关联。作为近代上海城市文化概称的海派文化,是以江南文化为底蕴,以江南文化为主体,吸纳了众多其他地域文化因素,吸收了近代西方文化某些元素而形成的、代表中国文化前进方向的新文化。正因如此,近代上海人所体现的独立、自由、务实、自强、法治、爱国等特点,海派文化对江南文化的继承、集聚、融合、创新,使海派文化显得更突出、耀眼,更具近代特性。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唐力行认为,苏州评弹是江南地域文化的符号,嘉定是评弹的大码头。在他看来,苏州评弹不仅是观察江南社会的窗口,它与江南社会原本就是不可分割且相互影响,缺失了评弹元素,人们心中的江南将不复存在。苏州评弹艺人深入江南社会的每一个市镇村落,造就了江南人的日常生活方式。茶馆品茶、听书既是他们的娱乐和获取知识的主要源头,也是他们信息交流的公共空间。清末,嘉定西门外就有了书场,之后城内书场“遍地开花”,深受市民喜爱。
据悉,望道讲读会创办5年以来,先后开展了25场学术交流活动,推荐经典图书数百本。下阶段,将继续走进历史,立足当下,充分发挥上海理论界人才优势,积极服务上海发展实践,通过一系列活动,唤醒江南历史文化记忆和意识,从大江南地域和文化背景中挖掘资源,自觉主动把江南文化提升到战略资源高度,为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智慧、力量及文化支撑。
来源:《嘉定报》记者 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