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16日,长三角百家媒体“奉贤一日”新闻采风活动在上海市奉贤区举行。来自长三角地区的120余家媒体,分成12组,以“奉贤的24小时”为时间线,对奉贤区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采访。通过百位媒体人手中的镜头和文字,让广大市民朋友感受到奉贤建设发展的新面貌和新成就,也为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媒体间互动和交流作出有益尝试。
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表示,奉贤紧紧围绕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这一国家战略,抢抓机遇、敢为人先,把长三角一体化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其中,文化联通是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根本所在。
随着功能性项目建设加快,奉贤区城市文化建设进入高潮。区城市博物馆、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等文化品牌项目全面提速,其中区城市博物馆于5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而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已经完成主体钢结构封顶。此外,“上海之鱼”区域内的青年艺术公园、雕塑艺术公园、泡泡公园3个主题公园基本建成,年丰公园、九华绿地、市民公园完工并已全部开放。世界文化在此交融,将孕育出属于奉贤的城市文化及文化品牌。在不少随行媒体人看来,奉贤原来固有的“土气”在全新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已经焕然一新,正变得越来越“酷”。
站在区城市博物馆的顶层“空中花园”,可以一览“上海之鱼”的全貌,丰富的绿化水系形成的自然美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相融合,成为一个极具特色的生活休闲空间。而“空中花园”所在的博物馆恰处“鱼腹”,以心为引,万物在此交融。其建筑本身由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设计,首次展出的藏品为120余件故宫文物,不同的文化在此碰撞,成就了南上海全新的文化地标。
除了“高大上”的文化气质之外,一代代奉贤人所推崇的“贤文化”更接地气。在金海社区,与农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住上了楼房。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年轻人也有了体面的工作。就是在这样的社区里,“贤”依旧是奉贤人的本性。郑瑜,一个80后的社区工作者,他发起“拾光”计划,与朋友一同为老人免费拍摄生活照。免费拍照并不值得赞扬,坚持6年无怨无悔才是一种美德。截止目前,该志愿团队已为近4000人次免费拍摄生活照,亲手为他们把幸福美好的时光留住。
再比如,因为大调研大走访而衍生出的“一个人的剧场”文化公益项目,圆了出行困难老人的看戏梦。如今,“一个人的剧场”已经开设4期,走进了4户特殊家庭,为老人们送上了“私人定制”的文艺演出。
这点点滴滴,汇聚成了奉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文化铸魂,奉贤区正在努力打造一个无边界、有英雄精神、有创造能力和有品质的城市。
来源:《嘉定报》记者 李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