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滇合作帮扶的推进过程中,来自上海的资金,主要以项目的方式落地云南对口地区。从2017年楚雄州加入沪滇合作帮扶以来,上海市级资金共援建项目177个,嘉定区级援建49个。这些项目为当地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记者跟随新一批援滇轮换干部交接,来到了其中一个项目点进行实地探访。
武定县古柏村山居片区,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让人很容易想起王维的诗句名篇《山居秋暝》。而这绿意葱茏的景致,则可以说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生动演绎。但是多年来,由于远离城镇、交通不便,这里的村民并未真正享受到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沪滇帮扶项目的到来,畅通了这里前往山外之路。
“桃子好得很!桃子好我才来你们村子,不好我也不会来……”早上8点,这个建在半山腰的交易平台上,已经有不少商贩开着货车前来收购蜜桃,当地村民则熟练地和商贩推销起来。
而在今年以前,这里的各种优质水果,却是“养在深山人未识”。据介绍,山居片区有终年不息的山泉,坡地土质较好,适宜种植蔬菜、林果等经济作物。但由于处在大山深处,2016年才有了第一条通往山外的硬化路。
“以前我们靠人背马驮,要两个小时才能到108国道。成本大又卖不出价钱,早上很早就要走,卖到很晚才回来。”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古柏村党总支书记杨文亮如是说。
沪滇扶贫协作为山居带来了发展机遇。经过规划,2018年上海援助资金1400万元投入该地区,扩大核桃、樱桃等经济林果种植面积3000亩,改建灌溉沟7692米;在基础设施上,硬化道路7644米,使片区内三个村落环路连接,片区道路联通。同时,在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规划平整了这个约2000平方米的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几个月来,市场已经在武定水果批发行业渐渐有了名气。“以前没路,我们车上不来。三轮车运下山成本又大。现在路好走,我们两三天就要来一次。”摊贩余天稳笑着说。
交易活跃了,农民种植林果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涨。像农户杨文芬家,今年就扩大了近一倍的蜜桃种植面积,一家六口人的年收入,预计比去年翻一番。杨文芬笑着说:“政府帮我们路修好以后,现在桃子一点都不会烂,一家人种桃子的收入能有3万元。”
聚焦精准帮扶,建设美丽新村。得益于沪滇帮扶项目,去年山居片区的205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3500元,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如今的山居,道路通畅、林果繁茂、村民奔小康的道路也越走越宽敞。“基础设施条件具备了,山居人要过小康日子,希望就大了,步伐就更快了。”武定县古柏村党总支书记杨文亮激动地说。
嘉定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涂军、陈斐,编辑: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