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歌礼赞新中国七十华诞在江桥镇举办

日期:2019年9月18日 09:10:09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9月16日,由中共嘉定区委宣传部主办,中共江桥镇党委、江桥镇人民政府承办的“奋进七十年 追梦新时代”——嘉定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诗与歌展演在嘉定江桥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影剧院举办。本场活动也是江桥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首次学习教育活动。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周迎妍,镇三套班子领导出席活动。多名艺术家与嘉定文艺爱好者们一起用诗与歌礼赞伟大祖国,畅想美好新时代,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2c64808ba9a84f6999aaf093fc08cdd5.jpg

在诗与歌展演中亮相的艺术家们都是近年来嘉定江桥文明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热心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点燃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而艺术家们同样愿意回到嘉定江桥这个“家”,抒发对于祖国的情怀与大爱。

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出于一份嘉定情节,她激情奏响二胡独奏《祖国》,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献礼作品。《祖国》这个作品是马晓晖与刘世军共同创作的,去年秋天,马晓晖无意中聆听到几段特别优美的中国风旋律,当下决定将这些旋律发展成二胡曲,深化和延续这些优美旋律,寄予更饱满浓郁的情感,用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作品一开始用了一个系列的泛音,用引子和鸟鸣,表达祖国一片鸟语花香的美好情景。以第一主旋律和第二主旋律不断地反复,来表达对祖国的深情厚意。作品创作利用二胡非常规的一些演奏手法和技巧,结合二胡擅长表达情感的特色,表达祖国历经沧桑巨变的过程,最后以再现的方式表达对当今祖国盛世的自豪之情。

播音主持业务指导王涛演绎的诗朗诵《为祖国而歌》,道出了经历了苦难与屈辱后,众多的仁人志士立志为中国创造出一个可期许的未来,共同为祖国歌唱,为祖国奋斗。王涛又和来自嘉定区金鹤中学的教师吴丹共同演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唱出了革命人不怕风吹雨打,不怕天寒地冻,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巅的坚毅形象。

5c386431604d41d5b0f0ed5dd06ab3fe.jpg

影视演员赵静以一首歌曲《雁南飞》献给那些为了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在时光隧道中负重前行的人们。她又以烈士白深富在自己英勇就义的那一天,在重庆的渣滓洞里写在墙上的一首小诗《花》的内容,以诗朗诵的形式道出了烈士盼望着新中国成立的迫切情感。

表演艺术家、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院长蔡金萍演绎了经典红歌《红梅赞》和诗朗诵《中国梦》,著名舞蹈家黄豆豆和小伙伴艺术团的孩子们用舞蹈点亮起《闪闪的红星》,以此表达无论走多远,我们都不忘来时的路,都将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据蔡金萍介绍,此次展演是诗与歌有机结合的一次新的尝试,演员们在诗朗诵的同时完成歌曲的表演,以自己不同的艺术专长来表达对祖国的歌颂。

据悉,在这些艺术家们的引领下,嘉定区江桥镇已经有很多生根开花且为百姓所津津乐道的文化项目,比如周末书房、大咖的平方儿童戏剧营等等。其中,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早在2009年就在嘉定江桥设立了工作室。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首席记者骆新于2015年10月14日正式启动骆新工作室,由骆新和江桥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共同发起,是骆新成立的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工作室。

骆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地推出了新剧社、新闻学堂、新读书等项目,是名人工作室带动地方群众文化发展的一项有益尝试。而且,“大咖效应”本身就有聚集功能,吸引了更多的“名人文化志愿者”参与到江桥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实现了资源对接,群众受益,百姓共享。其中一位“名人文化志愿者”就是表演艺术家、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院长蔡金萍,她把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生前创办的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带到了江桥,以中福会马兰花儿童艺术剧院江桥基地为依托,利用专业的“戏剧”资源,打造了“大咖的平方”儿童戏剧营,让孩子们走进戏剧,通过戏剧锻炼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他们还送戏下学校下社区,使嘉定江桥的孩子在家门口就接受到艺术的启蒙与熏陶。


(江桥镇供稿)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