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末,嘉定的气温一天比一天低,而在叶城派出所窗口的“爱心水站”却涌动着暖流——高温天清凉的瓶装矿泉水悄悄换成了饮水机,为附近的户外工作者提供热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嘉定公安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结合工作开展下沉式调研,努力兑现“服务人民”的庄严承诺。截至今年10月末,嘉定公安处置市民求助类110警情近28万起,110短信回访、12345满意度分值分别达到95.50%、95.47分。
让老百姓足不出户能办事
“爱心水站”的设立,颇有戏剧性。今年8月,两名发生轻微碰擦事故车主,为了感谢民警细致周到的调解工作,各出100元给叶城派出所买水喝。民警便在派出所在窗口设起了“爱心水站”,将这些水免费提供给在附近工作的环卫工人和前来办事的群众。经市级媒体的报道,这个“爱心水站”声名远扬。
“爱心水站”是嘉定公安窗口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派出所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分昼夜向群众敞开大门。嘉定公安用心强化窗口服务建设,通过打造提升窗口软硬件条件,扎实推进集户政、治安、出入境、交通等窗口于一体的公安“综合窗口”建设,努力将公安综合窗口建设到居民家门口,全力打造“一口受理、联动审批、快捷收付、一网通办”的便民服务模式,力争让群众“足不出户能办事,跑路最多跑一次”。警方在全区18个户籍派出所配备了身份证照相点,设置身份证自助机,在戬浜、叶城和南翔等派出所增建临时身份证制作机,今年以来共办理身份证制证业务6.2万多件,临时身份证制证895件。
此外,警方各窗口服务单位还为市民配备了老花镜、医药箱休息室等,并通过不间断播放交通、治安等安全宣传片,提升办事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
客流高峰服务不打折
近期,交通违法“清零除患”开始后,驾驶员管理窗口一度排起长队。警方提前制定交通违法审理窗口应对“大客流”工作预案,并在双休日、节假日期间,实行全员上岗,并开辟专门的“清零”窗口,加人加号,安排专人首问答疑,引导当事人通过手机APP、交警支队自助机等终端自助办理,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提高窗口服务效率。同时,交警部门为辖区20余家企业的营运车辆开设驾驶员绑定面签绿色通道,缓解窗口排队压力。
9月16日,出入境窗口搬迁至区新行政服务中心。为应对搬迁一个月以来的办证高峰,出入境办证窗口做到上班早到半小时,下班时间不计时,直至用专业和耐心做好每一份申请材料和咨询。同时,根据网上预约量,安排警力周六加班为群众办证;为老弱病残等需要帮助的申请人开展一对一服务。今年以来,该窗口周六受理量达2.4万余证次。
不断延伸服务触角
警方将服务理念融入到日常接处的每一起警情中。9月3日10时许,热心群众将一迷途老人送至派出所求助。民警发现该老人口齿不清,且精神状况不理想。通过“黄丝带”走失老人查找机制,民警很快联系到老人家属,并将他送回家。
在救助类110警情处置中,嘉定警方今年以来共处置1822起人员走失、招领类警情。随着嘉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人走失的情况也逐渐增多。针对这一现象,嘉定警方在全市率先建立“黄丝带”易走失老人信息库,完善易走失老人看护防失踪机制,为这些群体家庭排忧解难。
“群众满意”是主题教育的要求,也是嘉定警方追求的目标。面对12345热线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嘉定警方通过梳理问题、督导检查,形成“反馈、整改、监督、追责”等全流程闭环,并组织“服务要有温度”专项工作阶段性讲评,提升工作质量。
作者:嘉融媒通讯员徐波
编辑:顾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