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不用为了配这个药,特意坐车去南翔医院了。这里配药,又近又便宜,还不用等。”11月27日上午,朱老伯在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配药窗口感慨道。
朱老伯今年70岁了,患有糖尿病,且腿脚不便。此前,为了配格列汀片,每次都要在家人的陪同下,坐车前往南翔医院就诊,耗时耗力。
“为了配一个药,就要专程跑二三级医院花半天时间,这对我们老年人特别麻烦。”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调研走访中发现了老百姓的急难愁。“老百姓看病难的痛点归根结底,一是医生资源紧张,二是药品医疗资源紧张。如果药品能够基本一致,百姓一半的烦恼少了。”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志华表示,对于大部分慢性病、常见病患者而言,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能够给他们提供长期稳定有效的诊疗方案。但受限于药品的差异,配药这“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是让百姓头疼。
于是,今年起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医联体,与南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联系,多次召开协商会,对比各医院药品目录,确定采购方案。截至目前,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新增加400多种药品,与南翔医院、瑞金医院北院保持75%药品一体化。“比如我们新增加了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磷酸西格列汀片,这些药品都是糖尿病病人蛮多用的,以前是没有的。”杨志华补充道。
除了南翔居民可以享受这样的“改革红利”,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也新增了124种药品,目前近60%药品与南翔医院、瑞金医院北院保持一致。“我们医务人员的初心,就是用我们的奔跑代替老百姓的奔波。” 马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徐丽华说道。
除了增加药品品种外,如何让药价减负也是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要考虑。今年三月份嘉定实行的4+7带量采购政策,总体药价降幅达到50%左右,老百姓就医的经济负担大为减轻。“我原来一个月高血压的药要吃掉1000多元,现在只要800元不到,大幅降价,我们就医的获得感、满足感很强烈。”老病号顾老伯拉着记者说道。
“新政实施后,我们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15种药品降价,降幅达到50%左右,最大的降幅在90%。”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志华介绍,让患者们都能吃得起药,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难问题,这是医护人员的初心和使命。
据悉,去年年底,由瑞金医院北院、南翔医院、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成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成立了瑞金医院北院-嘉定医疗联合体。随着医联体探索开展常见病、慢性病药品一体化,目前基层医疗单位已基本实现药品增加、药价降低。
作者:嘉融媒记者印沁沁、通讯员周扬,编辑:张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