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幸福课程”教点啥?校长们这样说

日期:2019年11月28日 15:33:25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当学校课程被赋予“幸福”的内涵,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11月28日,嘉定区举行幸福课程展示活动暨第三届全国积极教育研讨会在嘉定一中附属小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00多名专家学者、德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幸福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品质教育发展。

a71f12b4f9e143139fddcc916a026618.bmp

现场,启良中学、同济附小、清水路小学等十所学校的校长和师生作了成果分享。

“我们把生活课程作为幸福课程的定位,希望通过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物品管理、时间管理、形象管理、情绪管理以及财富管理。”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长王建芳以《播种好习惯,收获大幸福》为题作了经验分享,“能够自己整理小床,管好自己放学后的时间,对压岁钱有规划,能够做小当家……这些事情孩子们都非常有兴趣,而且实操性特别强。”王建芳认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可以增加孩子们的自我认同感, “为他们终身奠定一个获得幸福的基本能力。”

380e044d2a924ecb85bfd653d9b42534.jpg

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幸福课程的设计也要具有针对性。“我觉得初中生可能重点要解决的是青春期萌发的自主意识。”启良中学校长陆正芳表示,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学校要做的是给孩子更多的个人空间,以及更多的方法和激励措施,“只有让孩子有自主空间了,他们才会有自主发展的愿望,才会有成就感。”

e68806785afa41c587562107c3879282.bmp

据悉,“学生幸福课程”是嘉定区教育综合改革十大重点项目,课程以培养具有良好行为习惯与幸福生活能力的学生为核心理念,把培养健康人格、培育公民素养作为课程总体目标,致力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从2012年至今,课程的探索实施之路走过了整整七年,编辑出版了15册学生指导手册。目前,幸福课程已经在全区的中小学推广覆盖,对建构德育一体化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深化品质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样本经验。


作者:嘉融媒记者王安琪,编辑:唐敏

f7aba86b79164837be49f2c3e9406d99.png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