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纪委监委公布第一批专项整治
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成果
根据市委、区委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部署要求,嘉定区纪委监委机关会同15个职能部门,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各责任单位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动整治项目,整治成效不断显现。区纪委监委机关坚持开门搞整治,此前已公布了专项整治受理群众监督举报和反映问题方式,现会同公安嘉定分局、区民政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交通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水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医保局等部门公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的第一批成果,进一步接受群众监督评判。
◆ 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管理,推进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区社会救助监督管理,推进规范救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领域监督管理,提升社会救助规范化、精准化水平;探索建立与区智慧城市数据平台信息共享机制,对经排查发现的应当停止救助对象,已停止救助5人;扩大社会救助项目信息公开,通过“嘉定民政”网,将原来每月公开5个项目拓展到公开9个项目,新增的4个项目为“因病支出型贫困”、“三胞胎传统救济”、“散居孤儿”、“困境儿童”。
◆ 加强农村“三资”和惠农资金监管。积极发挥租赁监管平台预警作用,将3753份有效合同纳入平台监管,目前平台显示全区预警率为5.54%,和平台运行初期的40%相比明显下降;出台《嘉定区农业综合补贴政策改革试点办法(试行)》、11项配套操作细则及《嘉定区关于发展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为惠农补贴资金依规运行提供政策依据。
◆ 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截至11月底,共立案查处食品案件208件,罚款264.67万元,其中未取得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74件,罚款84.1万元;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2件,罚款1.1万元;生产经营“山寨食品”、商标侵权等假冒伪劣食品13件,罚款34.3万元;其他违法行为119件,罚款145.17万元。
◆ 加强学校及幼儿园食品安全问题监管。开展秋季学校食堂专项检查,检查幼儿园、中小学食堂15户,现场开展食品原料快速检测21件,发现问题24个,约谈4户;实现全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100%全覆盖;严查无证无照经营、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检查食品经营单位335户次,抽检食品101件,约谈8户,责令改正7户,立案查处1起。
◆ 疏通重点水系,整治水环境脏乱问题。通过拆除阻水坝基、增设连通管等方式畅通安亭镇吴家宅河、外冈镇钱门塘河道、唐家泾及葡萄主题公园河4等多处水系,同时增加河道巡查保洁频次,强化村域河道长效管理;出台《嘉定区河湖长效管理养护工作实施意见》、《嘉定区河湖长效管理养护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河湖管养长效机制。
◆ 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对全区197家定点医疗机构(含内设)、定点零售药店、长护险定点机构开展全覆盖现场检查及机构自查等监管工作,共检查344家次,拟追款共计111.96万元;进一步完善新进协议管理机构警示教育机制、社会办医疗机构重点监控预警机制、苗头性问题约谈提醒机制、重点项目追踪检查机制等工作机制,构建覆盖协议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医保基金监管新模式。
◆ 深入开展“严扫净保”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入室盗窃和入民宅盗窃立案数同比分别下降64.1%和68.1%,破案率分别达67.6%和69.7%,破案率创历年来最高。成功阻止电信网络诈骗4078余起,电信网络诈骗接报既遂数同比下降5.5%,立案数同比下降51.1%,捣毁电信网络诈骗团伙22个,冻结赃款600余万元,返还170余万元。
◆ 推动解决群众反映部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影响群众健康和生活环境问题。对55家企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截止目前,6家企业因搬迁、取消相关工艺等原因不再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废气,39家企业实施源头替代,10家企业实施末端治理,共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10余吨;对1142户次涉气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对4起废气无组织排放行为进行立案查处,拟处罚金额约31万元。今年11月,全区PM2.5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7.8%,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去年同期显著改善。
◆ 实现公共汽车电车线路经营权证变更及换补证当场办理。将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线路经营权证变更经营地址、名称和补换证事项的承诺办理时限缩减为6个工作日,实际办结时限约2个工作日,并授权嘉定运管所及交通委驻行政服务中心后台,一次性完成审批流程,实现公共汽车电车线路经营权证变更及换补证当场办理,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若对以上专项整治成果有异议,请通过以下方式反映:
网址:http://shanghai.12388.gov.cn/jiading/
电话:12388
来源:“上海嘉定”微信公众和,通讯员:汪汪,编辑:俞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