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跑起来、饭菜送上门……嘉定这里的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好福利!

日期:2019年12月16日 16:29:19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外冈农民变身记:农民变居民,医疗、养老统统挪到家门口……

外冈镇党委书记   李雪

外冈实行宅基地置换后,农民身份变了,居住环境变了,群众有没有新的需求?

大调研大走访开展以来,我多次走进宅基地置换社区,深入基层,与社区干部面对面交流心得,听昔日的“农民”群众“心连心”倾诉。在调研中,我发现社区老人普遍反映,“新社区”的生活还不如过去住村里方便,以往出门就有“赤脚医生”,日常生活“邻里、亲戚们”都能一起帮忙。居民群众的“不如意”就是我工作的动力。为此,我和同事们深入社区,多方协手,尽力为外冈“新居民”解决这些“老难题”。

2c1d4e678c324d1d9e0fd6937a2d727c.jpg

慰问老人

功能升级,医生跑起来

据我了解到,宅基地社区的老年居民户籍人口比例占到社区居民总数的33.8%,这些居民最关心的莫过于自身的健康问题。但是因为外冈镇近些年老年人口激增,原有的医疗设施简陋、全科医生人员匮乏,原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保证辖区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特别对于一些年龄偏大、出行不便的居民来说,就医需求长期无法满足,不免与当地卫生中心或是居委产生冲突。改善外冈镇“看病难”问题成为化解矛盾的关键所在。

为了给居民营造一个“有病及时看”“有病方便看”的医疗环境,今年5月,外冈镇在原址上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大了面积、新增了床位。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本地的医疗服务能力,满足外冈人民的基本就医需求。此外,在去年9月,我们与长征医院深入开展“全专联合”,成立“长征—外冈骨关节阶梯治疗专家工作室”,定期安排专家坐诊,倡导“以医生的奔波代替患者的奔跑”的工作理念,进而更好的服务于本地社区百姓的就医需求。

07ac9021ac804025a06880cf11187336.jpg

卫生服务中心奠基仪式

6b182e12118c4fb2bf56b7fc165c83e4.jpg

长征医院坐诊

多方联手,饭菜送上门

我在走访中发现,外冈镇多数老年人子女在外工作,或已搬入嘉定城区生活,无法经常陪伴在身边。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吃上一口热腾腾的饭菜也成了日常生活的难点。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我的一块心病。回去后,我协调多方,于2018年10月推出“长者厨房”服务,目前已满足全镇207位老人就餐需求。

同时,“长者厨房”分点的改造工作也正在进行,完工后可帮助更多有需要的老年人。2019年重阳节前夕,外冈镇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正式启用,让辖区内的老年人真正实现“家门口”嵌入式养老。同时,外冈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外冈镇239位服务对象提供居家上门养护服务,在老年人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

e4091b2cdd4e413aa01fd37346a836b3.jpg

日间照护中心

85496916212543fcbb982bbaf4964bce.jpg

送餐车

提升品质,服务就在家门口

外冈人民的生活环境从农村变成了城镇,他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新的追求。在走访外冈新苑恒飞路488弄、489弄过程中,许多老人向我提出同样的问题,他们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但是没有和老伙伴一起聚会的场所。虽然南片已经有一个邻里中心,但我们年纪大了,腿脚不便、距离又远,而且没有公共交通,希望在家门口也有这样一个休闲去处。”

我深知老人们已经辛苦了一辈子,让他们安度晚年、享受快乐,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重点。经实地调研后,镇党委、镇政府决定对恒飞路516号的社区用房进行升级改造,改建成一个集养老、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为一体的邻里中心,以满足北片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a628e292ec8146a2981b77c43c9ae117.jpg

邻里中心

3d6db1d24d7743999c8713a2ef7447e6.jpg

我嘉书房

通过对宅基地置换社区的走访,我认识到只有“将心比心”,真正放下姿态、放下架子,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只有从群众的“呼声”中找办法,才能从群众的“笑声”中找到成效,党委、政府的决策也才更精准、更贴心、更及时。


来源:“上海嘉定”微信公众号,实习编辑:顾诗静

6cfa45af8cfe4c0a9d63ae415e5c5c2e.png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