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我们朱桥见,第五车道见!”在“国资集团战疫志愿队”微信群里,准备从家里出发的志愿者们写下这次特殊的相约。1月31日至2月1日,嘉定国资集团两批次共16名志愿者参加了G15朱桥检查站的防疫检查工作。
包容与理解,让夜晚不再寒冷
“新年好!”“新年快乐!”
在上海之北朱桥收费站的防疫检查道口,志愿者们约定以这样的问候,迎接每一位入沪的旅客,而旅客们同样也会以一句句“新年好”“谢谢”“你们辛苦了”回应。
道口的夜是冷的,即便全身包裹着防护用具,志愿者们依旧能感受到寒夜的冷。
但是,当每一辆进沪的车都按次序排队待检,没有一辆车因为等候的焦虑而鸣喇叭,车窗摇下后露出一张张微笑,报以一句句“你们辛苦了”,这个夜晚因所有的包容与理解而不再寒冷。
默契的国资手势
为了确保车辆快速通行,每批共有8名志愿者负责同一条车道的防疫工作,可对4辆车同时进行检查。
“工作中交流主要是手势,比如我排查好就做一个手势。如果有疑问,就放到第一排再次测量,如果还有疑问,就去医生检测点。”
既要保证体温的正确测量,同时也要考虑到车辆的疏通引导,同组8名队员从起初的不够默契到后来的协同一致,乃至每一个手语都配合得“天衣无缝”。
当前正值春运返程高峰,入沪道口排查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每个操作都有安排和规范,离不开每一个入沪关口每一条车道上志愿者的默默坚守和辛苦付出。
虽然累,但是值得
连续站岗六小时,志愿者的手冰冷、腿酸麻,但是没有人有一句抱怨。
他们说,“累是累,但觉得挺有意义的,比在家担心或焦急更有感触”。
他们说,“比起一线医务人员,我们的工作太微不足道了”。
保护所有人,也是在保护家人
“我已经在医院一线了,你去了孩子怎么办”,这是志愿者张耀曜接到志愿者招募令后在家里听到的第一句话。
他的妻子是上海华山医院护理部的一名医护人员,接到全员上岗通知,每日在医院里来回奔波奋战。经过商议,夫妻俩请家中老人照看孩子,各自奔赴医院和道口。
“爸爸加油,我在家等你”,这是他出门前听到的最暖心的一句话。
“您好,请您配合检测体温”,这是他在朱桥道口第五车道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谢谢你们”“辛苦了”“为你们点赞”,这是他在寒冷的夜晚听到最温暖的一句话。
他说:“保护所有人,也是在保护家人。”这是张耀曜夫妻俩的选择,更是万千“逆行者”在小家与大家面前的选择。
编辑: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