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有疲惫、无奈、焦虑,但也有那些闪闪的微光,鼓舞着大家继续奋战。这些发生在嘉定工业区的暖心小故事,它们就是我们守护家园的理由,战胜一切困难的动力。
(一)
“1月28日,我们就开始给居民测体温。”丰怡社区的保安介绍道,他们每天24小时值守在大门岗亭,为进入小区的每个人测量体温。4个保安与两个居委干部一起,12小时一班。居民郁黎明看到保安大晚上了还在门岗给居民测体温,主动拿出家里的帐篷,给工作人员临时休息用。
无独有偶,2月2日是上海市采取统一口罩预约登记的第一天,社区里忙得热火朝天,几位居民看到社区工作者们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放下了买的热饮后默默离开,不打扰社区工作者们工作,只留下一张字条:“辛苦了,加油!”
(二)
印健智是社区楼组长,平时就是一位社区志愿者。这次疫情出现后,印健智主动来到娄塘社区协助社区工作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印健智的女儿郑晓韵是一名共产党员,她从母亲口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也主动与社区联系,志愿为居家隔离的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除此以外,她们还承担起了对垃圾点位、垃圾桶的消毒工作。母女两人每天将7个开放式垃圾点位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垃圾点位干净无污染。后来,印健智的丈夫和女婿也一起加入了志愿工作,全家上阵。
(三)
这几天,汇旺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们都要如此,跑一段路脱下口罩,深吸一口气,赶紧又戴上,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各种措施可马虎不得。看着这些守护家园的“守门人”,汇旺社区居民聂国平将自己的口罩等物资送给了居委会。
居民归女士给社区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们送去了亲手做的点心和熬的鸡汤,并叮嘱他们要注意身体,别太辛苦了。
(四)
“最近家里有人去过武汉吗?有没有人出现发烧症状?”这些天,福蕴社区的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都戴上口罩投入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向每家每户发放公开信,排摸重点人员,宣传防疫知识,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月2日热心居民看到社工们12点多还在登记预约口罩,没吃中饭,就把一份肯德基套餐悄悄地放到了社工们的办公桌上,转身离开了。
(五)
景河名苑7号楼的电梯轿厢内出现了一包纸巾和温馨提示,温馨提示上面的字迹稚嫩青涩,一看就是小朋友的笔迹。
原来,这是居民俞女士和她的女儿亲手准备的,并且默默地放进了轿厢。俞女士表示,每天在家关注疫情,看到许多人为守护居民们安全付出了太多,希望自己也能尽绵薄之力。疫情面前,隔离病毒,但隔离不了爱,可爱的居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邻里守望相助的真情。
(六)
凤池社区的排摸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埋头苦干的社区工作者们闻到了一阵阵香味,抬头才发现居民马阿姨带了一些点心走了进来。
马阿姨说:“我每天在家中不出门,不给他们添麻烦,可是看他们这么忙,我也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所以就做了些点心,给他们垫垫肚子。”
(七)
2月4日下午,横沥社区和裕民社区的工作人员分别收到了一份“甜蜜的礼物”。家住裕民社区的徐敏婕和家住横沥社区的归婷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商量之后,在家做了同款的蛋糕,给各自社区送去。
看到社区工作者们为了疫情防控奋斗在一线,就想由衷地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八)
80后郭晓岚是一名大学生,家住娄东村先塘一组,放寒假在家的她看到村干部每天都在村内来来回回排摸,一个春节都没有好好休息过。自己就萌生了是不是能加入帮忙的想法,于是主动来到村里,要求协助村干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个小喇叭,郭晓岚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奔波在村里,宣传防疫知识。农村防疫与社区有一点不同,除了一些基本的情况落实好,还要劝停自办群体性宴席,关闭经营性棋牌室,督促农民群众减少串门。
一场抗击疫情的战役正在进行,许多暖心事也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悄然涌现,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面对疫情有了更多的勇气和信心!
作者:嘉融媒通讯员唐凌斐,编辑: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