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动乡村振兴红色主引擎 迈出集体经济发展新步伐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1年7月16日 18:09:33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和关键,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点任务和使命担当。华亭镇党委以乡村振兴为己任,以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统筹化规划、设施化保障、产业化推进、项目化落地、市场化运营、大众化参与为手段,探索可持续、可复制的发展新路径,切实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建立发展机制,加强统筹管理

一是确立发展路径,强化扶持保障。镇党委成立乡村引路人研习会,通过中心组学习、干部联村等方式,加强对乡村振兴特别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方向,着力解决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经乡村引路人研习会的集体研究和规划设计,确立了“农业+旅游”的产业方向、“景观路+精品村”的建设模式,以及通过“一村一品”来推动各村争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发展道路。同时,制定落实《旅游总体策划及概念规划》《促进生态旅游产业扶持试行办法》等相关规划和政策,促进白米、白瓜、白蒜等“新三白”农产品发展,统筹农田设施、农业景观、农村基建、绿化河道、旅游设施建设,推动旅游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举办乡村欢乐节、稻香龙虾美食节、哈密瓜采摘节等节庆活动。经过培育和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市级农业景观路霜竹公路为主轴、以2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联一村和毛桥村为重点的农业旅游“一带一路”格局,“七彩双塘”“田园北新”“稻乡联三”等10个一村一品已逐步成型。

北新花海.jpg

二是完善经济体制,规范运营机制。镇党委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成立1个镇级经济联合社和10个村级经济合作社,其中村级经济合作社由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组成,由村书记任理事长,制定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相关章程,形成经济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经营和自我监督的运行机制。同时,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年终考核,实施“村账镇记、村资镇管、村财镇理”模式,为每个村的经济合作社配备高素质的农村“三资”专管人员,通过镇级集中记账、村级重大经济备案制度,形成管理规范、运行透明、监督有效的村级集体资产监管机制,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资产管理,输血造血并重。为了在输血的同时实现自我造血功能,华亭镇牵头各村成立嘉灿公司,由镇资产公司进行运营,通过投资嘉沃公司等四轮规范化运作,获得租金等收益,每年收到的利息在年终统一分配。为加强租赁合同管理,华亭镇制定了《规范农村集体房屋和土地出租管理的实施意见》,对集体房屋和土地租赁的合同年限、租金单价、合同文本、监督管理等内容进行统一和规范,增进集体资产使用收益。

引入市场主体,破解制约瓶颈

一是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华亭镇毛桥村党总支通过打造集市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吸纳村民入股的“三步走”策略,分三个阶段推动乡村旅游和集体经济发展。首先,由毛桥村党总支统筹,通过投入一定的集体资产打造“毛桥集市”项目,形成民俗、鲜花、文化、水果、小吃五大集市,并配套民宿、游船、农家餐厅等旅游功能,营造农旅氛围,培植旅游市场。2018年5月“毛桥集市”一期试运营,当年吸引游客27万人次;2019年游客增加到50多万人次;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游客也达到了50多万人次。在初具规模后,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愚农公司等企业先后在毛桥村投资打造“愚农庄园”等田园综合体,也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取得不错的收益后,毛桥村党总支进一步整合集体经济资源,完善旅游服务及配套,争取吸纳村民投资入股。

webwxgetmsgimg (1).jpg

二是探索多种运营模式。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集体资产+新型经营主体”等多种模式,全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培育壮大多元农业,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实现企业收益、集体得益、农民获益的多方共赢。积极开展绿色、有机、无公害生产基地和产品认证,建立“华亭”系列农产品品牌准入和质量检测溯源体系,集中培育“球明”哈密瓜、“郁郁葱葱”“亭翔”优质品牌大米等农副产品特色品牌。支持乡巴佬、城市超市等农业龙头企业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打造“订单农业”,逐步形成“农户+基地+门店”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打通种植、运输、零售的农产品产业链。目前,恒大集团、超大集团等一流企业正在与华亭镇接洽,表达出浓厚的投资合作意愿。

三是创新入股分配方式。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华亭镇党委在联一村打造政企合作的“乡悦华亭”项目,引入国企上海地产集团作为投资主体,试点上海市首个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作价模式,力求做好“宅基地、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的文章。在保持集体建设用地性质不变的基础上,成立村属集体公司,村属集体公司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股东双方按照股份比例分享利润,确保项目运营按市场规律运作、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后续公共管理和农民福利提供财力保障。

华亭田园小镇 乡悦华亭农民集中居住安置房.jpg

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础支撑

一是建强农村干部队伍。高度重视基层干部队伍的选优配强工作,紧贴乡村振兴需求,打造一支更高标准、争创一流的农村干部队伍。为强化“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理念,启动两轮“书记项目”,以项目化形式落实书记抓党建和经济发展的第一责任。扎实开展农村换届调研,镇党委书记与所有村“两委”班子成员面对面座谈,在民主测评、个别访谈、实绩分析等基础上,创新运用自荐岗位、DISC性格测试等精准描绘干部画像。加强干部日常培训,开展“红领大学习”项目,举办鸿雁、领学等多个训练营和“四史”赋能培训班。加大村后备干部培养力度,选拔出40名村后备干部,分类制定培养计划。严管与厚爱并重,制定《进一步加强村居干部队伍常态长效管理深化有关工作制度的实施办法》。

二是培育本土振兴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强村”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致富能手、旅游管理专家等各类人才,将返乡务农创业的“80后”新型职业农民陆云亭发展为党员,鼓励其运用高新科技承包家庭农场和创立“稷垚馥”特色农产品品牌。选树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农村人才,于2017年、2019年评选两批次“十大匠心农人”,充分发挥农业领军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嘉品蔬菜合作社党支部被评为嘉定区“四大先锋行动”党员示范岗,其“城市蔬菜”品牌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和上海名牌产品。实施五期“归雁计划”,招募暑期实习大学生79名,为挖掘和吸纳本土高校人才回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打造田园党建品牌。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以市委书记李强调研嘉定华亭乡村振兴工作为契机,以品牌化统领、项目化实施、全员化参与、可视化展示为主线,构建科学有效的“田园党建”品牌体系。建立“乡悦华亭”项目临时党支部,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重点项目落地保驾护航。亭苑粮食专业合作社率先成立了嘉定区首个农民合作社党支部,以“服务求满意、工作抓主动、生产讲实效”为目标,定期组织党员、社员学习惠农政策和种植技术,使合作社成为嘉定农业党建的名片。建立区域化党建单位联盟,做大做强农业旅游绿色联盟,整合8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实现农旅经营主体资源共享、产业共促。华亭镇各党群服务站点积极推进旅游咨询和便民服务相融合,组建党群志愿者服务队伍,日常提供导游咨询、停车引导、维持秩序等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度。

微信图片_20210322163636.png

来源:华亭镇党委,编辑:高唯成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