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人民城市新篇章,尤其需要倾听人民的声音。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成立一周年以来,人民建议征集制度优势已经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化身上海的闪亮名片。通过法治护航,上海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真正做到让“人民敢建议、能建议,善建议”“政府主动听、勤沟通、真落实”的良性循环。在上海,人人都可成为城市软实力。

黄浦区一小区内,居民通过扫描人民建议征集办的相关二维码,用手机提人民建议
人民建议“软实力”实现“硬效果”
“在人民建议征集这条‘绿色通道’上,我提出的关于医保、民政、养老等建议,直接摆上了市领导的办公桌,这是我以前不能想像的。”7月17日,在中共一大纪念馆里举行的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成立一周年座谈会上,建议人罗克平如是说道。
近年来,人民建议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它让个人智慧与城市发展相伴而行,使个体享有同时代一起进步的机会。
伴随上海老龄化加速,住在多层无电梯老公房里的“悬空老人”成为上海重点关注的对象。但老公房加装电梯并不能“一装了之”,需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还需协调居民们的意见。
位于普陀区的长风新村街道风荷苑小区从去年12月开始,仅用半年不到时间,就让小区80个楼栋中72个同意加装电梯。这背后,一条关于“互联网+梯”模式的人民建议“金点子”扮演了重要角色。
曾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建议人郑聂平提出,希望将加装电梯的相关数据制作成小程序,居民能够用手机自行查阅,在线客服可及时解答居民的各种问题,提供加梯政策和方案的智力支持。
不多久,他的建议通过人民建议征集的平台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如今,该区域有加梯需求的居民可通过“掌上加梯小程序”就能详细了解自家楼栋加梯所需的技术条件、报价情况、分摊费用等内容。
“用信息公开促进加装电梯的公平公正,能最大程度地汇聚居民的意见建议,形成最大公约数,使我们及时了解和解决加梯过程中居民碰到的共性问题。”长风新村街道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建立上海主要罕见病名录;口罩贩卖机进入地铁;将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一号”修缮成爱国主义教育和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人民建议的“软实力”在城市细节处彰显着“硬改变”。它不仅成为市民和政府沟通的纽带桥梁,更让城市真正做到了“共建共治共享”。

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工作人员与建议人座谈
据悉,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成立一年以来,共接收处理群众意见建议事项2万余件,涉及公共文化、公共服务、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好建议、金点子更是层出不穷,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不断提升。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汤啸天认为,引导人民群众以积极建议的方式提出意见,不仅为推动社会矛盾的批量解决提供了现实性和可行性,更能让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有序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之中。
倾听主人翁声音,这里立了一部法
人民群众的“金点子”不会自己变成“金钥匙”。要完成这一跨越需要强有力的转化机制和法律保障。

《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文本和上海人民建议征集标识的展示
今年,上海的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有了专门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于6月23日表决通过《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并于7月1日起施行,这也是全国第一部由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专门促进和规范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建立人民建议主动征集制度
规定各级国家机关加强对人民建议的主动征求和收集,推动人民建议从“被动征”向“主动求”转变。
推动人民建议成果落实转化
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建立健全人民建议综合研判、转化机制,探索通过制定工作举措,供立法参考、决策参考等方式促进落实转化。
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
人民建议收集处理规定
固化疫情防控期间,群众意见建议办理平台高效收集、快处快办的成功经验,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人民建议的收集、处理、回应工作提出专门要求……
至此,上海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彻底告别了“被动征”,通过立法确定了人民建议“征集——研究——转化”的闭环管理和运作,用“金钟罩”确保城市主人翁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的权利。
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主任王剑华表示,将推动建议办理全链条管理,健全人民建议的收集梳理、办理反馈、成果转化、表彰奖励等工作机制,形成从征集到落地的“闭环”管理,实现群众建议分类办、精准办、高效办。
据悉,上海还将推动民生政策全方位参与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进一步推动各级国家机关在重大民生政策出台前,主动征集群众意见建议,邀请群众参与决策制定、项目推进、政策评估等。
人民建议征集“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新发展阶段,更要关注群众声音是否有高低强弱大小之分,是否还有沉默的群体声音没有听到,实现人民建议征集的全覆盖。”上海市信访办副主任吴波说。
建议人虞浔是一个“新杨浦人”。2020年初,他和家人几次去滨江漫步休闲,切身感受到杨浦滨江已成为上海人乃至全国人民乐享的滨江水岸。
他提出建议:“杨浦滨江是属于人民大众的会客厅,不妨多倾听人民心声,设置一个收集人民意见的平台。”

在杨浦滨江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站,建议人通过视频方式“线上”提建议
一条好建议催生一个好平台。如今,杨浦滨江已经建立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联系点。
此外,闵行区成立了青年企业家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在普陀区,29个城市网络化综合服务管理片区工作站和政务服务窗口工作站提供365天的全天候人民建议工作的服务;上海首个人民建议征集企业联系点在老港成立……
在上海,建言随处可提
“全过程民主”无处不在
人民建议更是“飞”到市民的“家门口”
目前,上海各区均已挂牌成立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市、区两级人民建议征集信箱也已矩阵入驻“随申办”,嵌入全市6100多个村居“家门口”服务体系。市民可以在“家门口”“零距离、无门槛”地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相关部门不仅可以加强收集力度,更能在应用和转化上无缝衔接。
“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就是要在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迈开步子,走近群众、融入群众,认真做好‘听民声、察民情’,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拉近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增进彼此的感情。”王剑华说。
来源:上海大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