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而行的守“沪”者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1年7月27日 22:30:09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在台风面前

总有一些人逆风而行

正是这一份份来自一线的坚守

为上海筑起一道道坚实屏障

跟小研来认识下这群守“沪”者

↓↓↓

7月26日凌晨,台风“烟花” 遇到天文大潮,黄浦江潮位达到5.5米,接近历史最高。视频时长:45秒

配送员:风雨虽大但“温暖更多”

7月25日早上6点,22岁的配送员易东方就冒着风雨出门为市民配送生鲜了。出门前,易东方特地检查了一下雨具等装备,在风雨天气中,这些装备格外重要。

“这几天订单激增,是平时的一两倍,我和同事们每天清晨6时就开始送单,一整天都没有停下来的空当,午饭只能随便吃碗面对付一下”。

易东方负责的配送范围覆盖铁路上海站到镇坪路一带的3公里区间,主要以居民区为主,辖区内还有被称为“迷宫小区”的上海内环最大小区——中远两湾城,不熟悉的配送小哥常常找不到路。

47ce86ecbf50497da3eeff696f7c9500.jpg

“在这种天气下,配送难度更大。”易东方表示,雨天路滑,所以骑车更要仔细、稳当,遇到有些地势低洼有积水的路段,还要绕一条街,所以每送一单的时间相比平时更长。因为长时间服务同一个区域,易东方对这里的路况非常熟悉,哪里地势低、哪里有坑,他会提醒自己避开,有时候还会友情提醒其他路过的车辆小心“踩坑”。

最近几天,不仅订单量大,而且每一单的东西都特别多。易东方说,基本每个订单都会买纯净水,还有很多人会买大米、食用油、大量蔬菜等,平时一趟可以送六七单,现在一趟只能送三四单,而且订单中还会有西瓜、鸡蛋等易碎品,更是要小心配送。

风雨天,虽然雨水冰冷,但易东方说“温暖更多”。他有一单送往中远两湾城的订单,货送到已经延迟了不少时间,收货人顾先生却先说“抱歉”,他说家里楼下的小超市里鲜肉、桶装纯净水都卖完了,家里有老有小,只能在网上下单靠配送,这样的天气能送到就很感动了。

易东方说,尤其在这样的风雨天气,很多用户都会多说一句“谢谢”,多三两句嘘寒问暖,让他感到城市的融融暖意。

像易东方这样的配送员还有很多。25日上午,上海一位外卖小哥连人带车摔倒在路边的视频在网络热传。疾风骤雨中,无助的小哥独自坐在湿滑的地上,所幸之后被路人扶起。同日,闵行一位外卖小哥在送餐时,主动蹲在路边疏通了好几个堵塞的排水口。

d83b8dbd9f4a4c57a16d3eb91e7abb0a.jpg

九双配送员的“最美双手”,因长时间被雨水冲刷,皮肤发白,满是褶皱,磨出的茧子越发明显。

网友纷纷表示“太不容易了”“太暖了”“互相体谅”,并呼吁“极端天气大家少点外卖”。狂风暴雨下,他们不是无惧,而是努力为我们送去便利和温暖。收到外卖,请向他们道声谢!

电力职工:顶风抢修撑起电网“结界”

风速骤增,刮倒的树木导致部分区域的中低压架空线路跳闸,从而引发停电。截至25日16时,共发生110千伏及以下电网线路停运故障108起,其中31条故障线路已经抢修完毕,剩余仍在抢修。好在上海电网的主网坚挺地扛住了台风“烟花”登陆后的狂风暴雨:220千伏及以上主干电网没有出现故障,上海电网整体保持安全平稳运行。

这张电网“结界”,是由顶风冒雨抢修线路的上海电力职工们撑起的。

25日上午7时,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的徐屹旸接到应急抢修电话,得知桂江路浦北路一处电缆出现故障,他连忙把包子往嘴里一塞,带着工器具出发了。风雨中,他娴熟地使用仪器,沉稳地进行现场指挥,全然看不出他是个95后新晋工作负责人,而这是他第一次与台风“正面对决”,保障供电。

5797a51fe6a04900bf82226c849e09ba.jpg

国网上海市北供电抢修人员在台风中奋力抢修受损设备

当天上午9时不到,风雨忽然大了起来。为了避免抢修设备因进水发生故障,同时保障抢修人员的安全,徐屹旸随即下令停止现场露天作业,转而通过波形分析设备及望远镜进行故障分析。

很快,电缆上杆接头的故障点便被锁定。待风雨稍歇,徐屹旸便指挥路面开挖人员在电缆下杆处进行开挖,不料,开挖后却发现这块地下空间满满当当地挤着十余根电力电缆,根本容不下新的电缆接头,而风雨天为了腾出空间搬移电缆,很容易导致进水停电。不得已,他立马向师傅求助。最后师徒二人决定向上“要空间”——在电缆敷设的水泥保护板中找到了为电缆重新接头的空间。

14时30分,新电缆段接头敷设成功;15时整,电缆整体试验成功具备送电条件。就这样,徐屹旸在与台风“交手”的第一回合中,取得了胜利。

不止徐屹旸一人,截至当天16时,国网上海电力已紧急出动抢修人员10040余人次,抢修车辆3290余车次,恢复用户供电22910余户。

防汛办工作人员:24小时紧盯屏幕

“记录滴水湖、芦潮港关键区域的水位,处理防汛防台工作群各项紧急任务,观察大屏上防汛实时动态”……对于临港新片区防汛办的“新人”闵春添来说,过去24小时是历练是责任,也是新的开始。

今年新片区新上线了防汛防台实战指挥平台,将过去纸质的方案做成系统,所有物资在哪一个点位都能清晰地查看,关键时候就起到了作用。

25日15时,防汛防台工作群内发来消息:书院园区反映,上海国纳半导体公司急需沙袋预防积水,闵春添马上进入系统查看,在最近点位找到物资,及时分派给了企业应急。数字化的便利让闵春添这样的防汛新人也更加得心应手。

位于沿海的临港,内河与海面的水位将成为防汛的关键。闵春添一旁的“老法师”防汛办主任李俊昌手把手传授经验,“虽然我们已经提前将内河水位降到了2.2至2.4米的安全线,但随着临港主城区过去24小时92.7毫米的下雨量,我们需要抓紧时机排水,降低地势低洼地区的积水风险。”

入夜,指挥平台依然来电不断,随着雨水浸泡时间加长,出现树木倒伏等紧急情况,防汛办结合保交通畅通、保不发生次生灾害、保应急抢险人员安全的工作原则,侧重对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和生活的灾害第一时间落实处理。各单位和应急队伍在指挥中心的调度下全员出动、响应迅速、迎难而上。

34896899a58d4180b7d9034a94ffc50a.jpg

奉贤江海消防站出警返队途中,连续奋战了十几个小时的消防员累得在车上睡着了。 赵立荣 摄

民警:第一时间处置事故

26日上午8:30分左右,一辆白色厢式货车在行驶到宝钱公路赵庵路交叉口附近时,车身突然向一侧绿化带倾斜,并翻倒在路口。民警接报后,立即赶赴现场处理事故。

据货车驾驶员回忆,当时行驶到路口时突然遭遇横风,车辆失去控制,导致侧翻。“我开得不快,但是风太大,而且有横风,车一下子就歪了。”

救援人员通过吊车将侧翻货车重新扶起。受侧翻影响,货车受损无法发动,民警和救援人员一起,将车推至路边暂时停靠。大约40分钟,现场处置完毕,道路重新恢复畅通。

在华亭毛桥村252号附近,26日早上电线杆上的电线被大风吹落。接报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处置,消除安全隐患。

目前嘉定公安部门已发动全区警力开展备勤值守,随时处置突发事故,并重点对89个下立交及易积水路段开展巡查,以免发生危险。

养护工人:树木被刮倒,紧急处置

随着台风逼近,不少树木被刮倒。今年48岁的张明是奉贤区园林公司养护队的负责人,团队承担了南桥地区3万多棵树木的养护工作。从24日17时起,他们就不间断地外出查险排险,进行紧急处置。

“一发现有树木倒伏,必须马上处置清障,避免造成影响交通、电力等情况发生。”张明再三强调。

从25日凌晨4时起,宝山区东晨公司环卫工人们奔赴大街小巷,盯着排水口、沟眼开始了全方位大扫除。经验老到的王强帮衬着年轻同事,他们两人结伴、三人成组,拎起工具,跑向自留地。扫把、铁钩齐上阵,一阵捣腾,当大家看到一个个拥堵点被疏通了,终于松了一口气。整整一个早上,环卫工人们就清除排水口9157处,清除道路垃圾18.8吨。

市绿化市容局透露,截至25日16时,共有338支道路保洁应急保障队伍参与抢险,2.5万余名一线环卫工人上岗值守,清扫易积水路段6885条次,清理废物箱及道路垃圾3427吨。同时,824支绿化防汛应急队伍奋战一线,加固行道树2.7万多棵,1743棵倒伏行道树已全部处理。

居委工作人员:老人家中窗户碎了

立即上门处理

在金山区山阳镇,山新居委会工作人员胡坤、蒋玉英这两天就没怎么休息。山阳老街上很多都是百年老房,为防万一,居委会按照镇防汛指挥部要求,加班加点排查居民,做好转移安置工作。

出于身体原因,一位87岁老人不想搬离。胡坤和蒋玉英几次上门劝说,把要说的话用大字写在纸上,方便老人认清。几番耐心交流后,老人终于同意去安置点,并把8300元现金和存折、干部退休证、老干部优待证等都随身带上。看到这一幕,蒋玉英告诉他,这些东西带在身上不安全,建议寄存在居委会,还给老人写了签收字条,并允诺每天早上会把原物拿到安置点当面给他看一下,让他不要担心。听到这里,老人终于放心地笑了。

而在虹口区曲阳路街道,由于老旧房屋较多,各居民区已赶在台风来临之前巡查小区安全。居委干部录制好小喇叭,在小区内流动播放。

不过,突发状况仍时有发生。26日14时45分,密二居委干部巡查小区,发现玉田支路34号一户的雨棚有随时脱落的情况,马上联系物业和住户。由于该住户家中无人,居委、物业马上联动,由居委会主任和物业经理等上隔壁邻居家处理,另一位居委干部负责打电话联系居民,还有两位居委干部在楼下拉起警戒线,防止雨棚掉落。15时15分,已将雨棚安全处理完毕。

c9072d20e21b43f2ad2543043a12f993.jpg

紧接着15时20分,居委会又接到22号一位居民反映:邻居两位90多岁老人家里的玻璃碎了。居委干部和物业值班人员立刻赶去现场,发现整个窗户一半的玻璃没了,风雨飘了进来,一边安抚好2位高龄老人的情绪,一边由物业电话联系配玻璃的师傅上门量尺寸。17时,作为应急处理,物业人员已上门帮助老人用厚木板等挡住了破损的窗户。

台风“烟花”来了

有冲在一线作战的“追风人”

也有减少不必要出行的市民朋友

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守“沪”


来源:上海大调研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