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海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为了掌握主动权,不被疫情牵着鼻子走,就需要尽早做好各项工作。
如今适逢暑假,封闭小区现在情况如何?宅在家的市民朋友还能不能出游?眼下就医买药又有哪些变化?跟小研一起了解↓

封闭小区现状如何?
上海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常住浦东新区,为浦东机场货运区外航货机服务人员,目前,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华夏二路1500弄心圆西苑小区已被列为中风险地区。
从8月2日晚上开始,心圆西苑小区外的人行道和沿街商铺已经拉起了警戒线。民警、保安和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一直在维持秩序。小区目前实行封闭式管理,居民回去后要在家中接受隔离观察,并按时接受核酸检测。

小区居民陈先生表示,自己平时采购就有囤东西的习惯,所以这次突然遭遇小区封闭,心里也不是很慌张,食品用品比较齐全。
陈先生说,小区比较大,居民年龄也不大,感觉大家心态都挺平稳的。“可能是因为都打过疫苗了,之前小区居委就有组织居民应打尽打,所以现在大家也不怎么慌张。”
很多外卖小哥给居民们送来了采购的快递。一些居民的亲戚朋友得知消息后,也送来了食品、饮用水和生活用品。所有的物品送到小区门口后,都由现场工作人员接收后,放在警戒区内的储物台上,然后再由居民自行领取,或者由志愿者送上门。浦东和川沙新镇还将继续做好有温度的日常生活服务。
浦东机场情况如何?
浦东机场进出港航班正常
旅客前往国内部分地区要测核酸
多家航空公司允许免费退票
视频时长:52秒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从地铁或者直接从室外入口进入航站楼,均需向工作人员出示健康码,国内各地健康码均有效。
入口提示牌也提醒旅客进入航站楼全程戴好口罩。出示绿码后需要进行测温和行李安检,完成上述流程即可进入航站楼。目前,上海浦东机场仍为低风险地区,因此,途径浦东机场健康码不会变色,仍为绿色。
浦东机场T1、T2两大航站楼客流量并不大,目前机场秩序一切正常,航班状态正常的旅客可安心前往机场办理值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海旅客赴国内部分地区需核酸检测。
目前各航空公司都在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针对越来越多城市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情况,会动态调整免费退改政策。
疫苗有用吗?还能出游吗?
本次确诊病例是否接诊过疫苗?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介绍,机场集团100%接种了疫苗,通过筛查也发现,机场周边没有出现一例阳性,“我们有充分的信心相信,疫苗接种可以让病毒传播速度充分减缓,让防控部队做到心中有数。”
视频时长:31秒 来源:新民晚报
他指出,做到“广、快、早”,即筛查要广、反应速度要快、通过发热哨点诊室与发热门诊把疫情控制在早期,是用最低成本解决最关键问题的好方式,这样才能让老百姓过上正常生活。“此外,市民配合极为重要,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仅仅靠疫苗还不够。”
张文宏建议,正值暑期,如果市民想要旅游,首先应避免中高风险地区,此外,需要持续保持良好的个人习惯,如戴口罩、勤洗手、密集人流中保持距离等,“但如果是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群等,又没有打过疫苗,那么我不建议旅游。”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也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表示,非必要不离沪,近期暂不前往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市。请市民继续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佩戴医用口罩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个人防护还要做些什么?邬惊雷表示,要坚持落实“三件套”“五还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牢记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买药就医有何变化?
在沪购买“退烧止咳药”须实名登记
药店实行专人专区管理
市药监局昨日发布药店疫情防控提示,要求零售药店进一步落实《药店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对入店购药者逐一测温查码,询问是否购买“退烧止咳药”,将相关人员引导到专区(专柜)购买;购药者凡需购买“退烧止咳药”,应进行症状和旅居史等关键信息询问,引导消费者登录“随申办”小程序关联电子身份证信息,通过系统进行人脸识别实名登记并填报个人相关信息,发现高度疑似情况第一时间报告有关部门。
核验“双码”、测体温、询问旅居史……
多家医院加强疫情防控
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邬惊雷表示,全市各医疗机构落实“双码”验证。严格医院出入口管理,在测体温、戴口罩、问流行病学史、查验健康码的基础上,增加“行程码”查验,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重点人群,第一时间开展核酸检测。
近日,上海多家医院都发布了最新的门急诊就医和病房陪护探视相关管理规定,需要前往医院就医的市民可留意医院官网或公众号查询。
眼下,本地确诊病例在全国多个地方出现,再次提醒疫情防控不能放松。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市公共卫生领域相关实验室调研时指出,“要把形势看得更严峻一些,把研判做得更到位一些,把问题想得更周全一些,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
这四个“更”,既是面对疫情要时刻保有的态度,也是对防疫工作提出的要求。在疫情尚小尚早时,就是要多一些主动,把工作做在前头、做实在、做充分。无论是监测预警、决策指挥、应急处置,还是医疗救治、综合保障等环节,都离不开更主动的想法。

防控疫情,你我都要更主动!
来源:上海大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