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在中国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开幕,会议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4天之后,10月15日,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中国首都北京开幕,主题是“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近200个国家的数千名代表,100多个国家的媒体参会,多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联合国秘书长及相关国际机构领导人线上出席并致辞。
一周之内两次规模盛大的国际会议在中国举行,且精彩纷呈,成果满满,举世点赞。

这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天池景色(2020年9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图源:新华社
这两次全球性大会上向全世界传达了大量透明而响亮的信息:
第一,世界是紧密相连的“地球村”,各国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共同推动和维护世界的发展进步与和平稳定,让全人类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发展大势,国际社会要努力形成共识,顺时而为,朝着这个目标阔步前行。
第二,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与世界相融,与时代相通,共同遵守以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为核心,由世界各国平等协商制定的国际行为准则和规矩,才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由之路和人间正道。
第三,“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不可违逆,更不可抗拒。违抗规律必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和惨痛的失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中国在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正在给中国人民带来日益强劲的幸福感。同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人类社会本身的和谐共生,各种“得其和而生”的文明文化、政治制度、发展道路之间的和谐共存、包容发展,是“得其养以成”,使世界持久和平安宁进步的保障。任何霸权霸凌、恣意妄为都是损人害己之举,注定失败。
第四,人民至上,以人民福祉为核心,是建设生态文明和包括可持续交通建设在内的人类发展进步的总目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世间万物离开了人民都是虚无飘渺,无本无源。新冠疫情突袭,各国人民是受害者也是战斗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才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人民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者、共享者和评判者,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建设者、共享者和评判者。
中国在这两次大会和此前的多次国际活动中,从自已的国情和应承担的责任出发,对解决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拿出了中国方案,作出了具体承诺,核心是做好自己的事,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尽力所能及为世界作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越来越多国际人士看到,中国不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引领者,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推动者、正能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王珍)

编辑: 武利荣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