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努力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牵头搭台,探索新发展格局。
时间回到三年前。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向世界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0月底,《国务院关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的批复》获批公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了先手棋和突破口;今年初,《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获批公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获重大战略任务。
三年来,长三角区域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积极探索新发展格局的路径。其中,上海正积极发挥龙头作用,携手苏浙皖各扬所长,形成“共舞”局面。
近年来,上海努力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苏浙皖从中受益。
上海正全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2019年2月,G60科创走廊九城与上海证券交易所达成战略合作——在上交所设立“上证G60科创走廊综合指数”“上证G60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截至7月底,三省一市已在科创板上市企业147家,占全国比重46.1%。为服务长三角地区企业上市需求,上交所已在长三角布局31个上市服务基地及工作站。
构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上海同样重要。2019年11月,沪浙合作共建的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开工,将建成江海联运码头,与小洋山南侧的深水港实现集装箱“同台换乘”,更重要的是,此次合作采取股份制架构,而非上海方面全资控股,双方将进一步探索利益共享机制。
上海也正牵头建设长三角共舞的“舞台”。昔日的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的省界上,“三不管”的交界成了“中心”。沪苏浙联合打造的水乡客厅,作为示范区“核心中的核心”,它是体现示范区生态绿色理念的功能样板区,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目前,示范区已形成73项制度创新成果,正加快复制推广。
今年8月,上海地铁17号线西延伸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自17号线终点站——东方绿舟站引出,终于西岑科创中心及华为青浦研发基地所在地附近的西岑站,全长约6.6公里。今年5月,西岑科创中心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6月,华为研发中心的产业用地区域将全面动工,计划3年内建成,两者均位于负责集中示范的“一厅三片”之一的青浦西岑科创中心。2023年,17号线西延伸段将力争建成通车,并与苏州地铁10号线无缝衔接,成为连通苏州市区、示范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重要通道。
长三角还在一起造大飞机,去年6月,中国商飞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达成战略合作,G60科创走廊已有10多家企业列入中国商飞合格供应商,近千家企业纳入供应商储备库,今年2月,苏州市政府与中国商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创新链。
在愈发紧密的长三角“朋友圈”中,上海有条件、更有责任做好“龙头”,如此才能更好与苏浙皖携手“共舞”,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作者: 任俊锰
编辑: 卓明霞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