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安亭镇朱家村村委会临时接到镇政府委托,需要代管附近还未成立居委会的万科西郊都会小区。朱家村位于安亭镇南部,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村民1100人,再加上万科西郊都会小区的1600位居民,只有5位工作人员的朱家村村委会,将如何打好这场防疫仗?
临危受命,没有回头箭
收到委托后,朱家村党总支书记祝启文给5个“兵”分了工:3人留守村内,2人奔赴小区。同时,他将疫情防控工作分为内场和外场,男生主要负责搭棚、物资发放、巡查消杀等体力活,女生负责登记信息、分配志愿者任务、解决诉求等细致活。祝启文说,“人手不足,每个人都是24小时待命,经常凌晨在办公室沙发上眯一会,5点就要起床。”说起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祝启文揉揉眼睛开玩笑说,“大家都熬成国宝大熊猫咯,但是既然接下了任务,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定要完成!”

封控以来,村里安排志愿者和联勤队员轮流值守5个主要出入口,对进出村域的车辆和人员检查通行证,做好详细登记。祝启文坦言,村里卫生设施跟不上,村民和外来租户共用一个厕所,“我们心里很急,公用厕所存在不小的交叉感染隐患,必须尽快采取措施!”镇里给每家每户发放了消毒喷壶和消毒片,村里也集中采购喷雾消毒水分发给每户村民,要求他们在进入公共厕所前做好防护和消杀。与此同时,村里还联系了专业消杀机构,每天定时定点对公共厕所等场所实施消杀。

移动厕所
为了防止共用厕所交叉感染,村里还动了不少脑筋。一户村民把房子租给了7户共15个人,出现次密接后,为了避免他们在外流动,村里租用了一套可多次冲水的移动厕所,以满足他们的如厕需求。“我们的吃喝拉撒睡,村里啥都管,想了不少办法。”租户王先生说。
巧用心思,阶梯式管理
“人手不够,只能巧干!”在核酸检测过程中,祝启文带着村干部费了不少心思。他们根据三区要求进行网格划分,推进“阶梯式”管理。在防范区,中心位置设核酸采样点位,村民自行前往采样;在管控区,电动三轮车搭载医护人员,到每户村民门前采样;在封控区,推行“敲门行动”,每家每户上门核酸采样。“每次核酸检测都是又快又安全,我们很安心。”村民沈老伯竖起了大拇指。

在万科西郊都会,村委会副主任马贤慧和90后选调生何于彬成为了小区临时负责人,与居民群策群力,解决了不少问题。比如,原先大家每日的抗原检测需要拍照发至群内,统计起来费时费力,临时楼组长张峰灵机一动,利用班级接龙打卡的小程序进行统计,每天只要将小程序推送到群里,本单元居民就会自发开始抗原检测、信息填报、上传照片,最终由楼组长在小程序里生成每日的检测台账。
这一方法经过改良后被推广到小区多个单元楼,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何于彬介绍说,每天早上6点前,楼组长就会把一张张绿色的截图和汇总表格发送给她。“大家都会互相督促,邻里关系也好了不少。”张峰乐呵呵地说。
许愿电梯,拎稳菜篮子
封控期间,朱家村不少人有采购蔬菜的需求,村委会副书记杨燕利用村内小超市,实行“在线点单+配送上门”的“无接触”服务。村民们每天下午4点前在微信群里留言需要的物资,工作人员汇总制成表格,第二天进行分拣、打包,消杀后挨家挨户送菜。“有村民还把自家蔬菜贡献出来,赠送给租户呢!”杨燕表示。

而在万科西郊都会,工作人员将居民们的采购需求分为“团购”和“单独代购”两类,“团购”是在商超或保供清单内大批量订购;“单独代购”是针对高龄老人和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居民,由村委工作人员定期前往超市集中购买配送。“有些居民安全意识很强,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大家基本都是团购蔬菜,其他非必需品的需求则在‘许愿电梯’内满足了。”

什么是“许愿电梯”?这是临时楼组长高迈的妙计,她提议在电梯内安置几个盒子,邻里之间小范围“以物换物”。这一想法迅速在小区内流传开,传递过果蔬蛋奶、米面粮油,甚至还有自制蛋糕。“许愿电梯”不仅满足了楼内家庭的日常物资需求,还增进了邻里感情。
邻里关怀,心里“暖暖的”
万科西郊都会属于新小区,不少居民有产检等就医需求,为此村委提供一条龙服务:提前2天通过楼组长汇总就医需求,并进行电话对接;提前1天专车接送拟就医居民到村委进行核酸检测,避免去医院排队核酸检测的时间成本和感染风险。临出发前还为就医居民提供了防护服、面罩、N95口罩、手套等防护装置。居民韩女士怀孕已9个月,“每周一次的产检没有任何不方便,工作人员耐心又贴心 。”她在朋友圈中盛赞了村委的周到保障。
何于彬说,3月底刚开始驻村时,他们带的是羽绒服和雪地靴,后来天气渐渐炎热,居民们立即在群里征集到60多件衣服送给他们。“都洗过、晒过,放心穿!”居民马阿姨送来了洗净的衣服。盛情难却,最后何于彬收下了几件二手T恤,准备封控结束后再归还。“衣服香喷喷的,邻里情也像花香一样沁人心脾。”何于彬感动地说。

作者:通讯员蒋一超,编辑: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