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内,502名新冠患者从这里治愈回家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2年5月10日 22:30:1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安亭医院是嘉定区新冠肺炎救治临时定点医院之一,自4月11日收治首批新冠患者,到5月9日17点,已累计收治患者694人,共有502名患者从这里治愈回家。

68小时完成患者转运和医院改建

4月9日凌晨,接到转型为新冠定点医院的通知后,安亭医院迅速排摸病区患者情况。“一定要将每一位病人安全转运!”院长李斌参照一年前医院搬迁的经验:先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至救护车,再与接收医院准确交接;轻症患者统一乘坐大巴转运;对于即将出院的患者,与街道、村居协调沟通,妥善安排好患者及陪护返家。

微信图片_20220510212145.jpg

同时,病区设置、流程改造、人员统筹、设备调配等方面也在紧锣密鼓进行。经多方积极协调,430名医护人员顺利返岗,其中还有来自南翔医院、区中医院、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海华医院、孟超肿瘤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盟军”。

微信图片_20220510212143.jpg

定点医院的感染防控要求非常高,要在短时间内达到各项标准并非易事。“时间非常紧迫,唯有分秒必争的行动才能破题。”在李斌组织下, 医院管理层、技术层对照新冠患者治疗流程、消毒、隔离等环节,分级分层开展隔离服穿脱、消杀、无菌概念的培训,火速成立感控组、消杀组、转运组,一天内完成穿脱区改建,同时规划医护人员出入院路线,确保不交叉。

24小时完成腾空,36小时内改造,40小时完成医务人员撤离,60小时完成验收……距离接到上级疫情防控要求仅过去68小时,4月11日晚上8点,首批新冠阳性患者顺利入住安亭医院。据了解,医院在高峰期曾同时收治328位新冠阳性患者。

集中力量救治重症患者

在安亭医院收治的患者中,70岁以上有91人,占49.5%,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超75%。ICU遵循应收尽收原则,对新冠重症、危重症、合并基础疾病重症患者,实行集中管理和“一人一策”的“靶向”治疗方案。

微信图片_20220510212141.jpg

4月13日,一名73岁的患者因核酸阳性,咳痰胸闷一周入院,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入院后体温一直在38℃左右,且胸闷进行性加重,出现呼吸衰竭,先后采用无创和有创呼吸机治疗。由于患者病情严重,短期内无法实现脱机拔管,多部门专家联合会诊后决定实施气管切开术。“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3层手套,佩戴正压头盔,加上护目镜,视觉、触觉都严重受影响,而手术的横切口只有1.5厘米,稍有意外可能伤及甲状腺、气管及食道。”主刀医生、ICU主任袁日明脱下防护服时,浑身已被汗水浸透。4月21日晚上9点,历时1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4月27日晚,120送来一名67岁的彭阿姨因基础疾病严重出现昏迷。经插管、呼吸机,开放静脉通道等抢救措施依然情况不乐观。经与区卫健委协调,安亭医院马上启动市级专家线上会诊,专家们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指挥现场医生全力抢救。最终,彭阿姨情况趋于稳定,神志转清,生命体征平稳,并转入病区继续治疗。

微信图片_20220510212139.jpg

院长李斌介绍:“很多老人来自养老院,长期卧床,动一动就气喘,翻身都很困难,容易发展为重症。”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医院还加强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密切关注患者病情,防治并发症。为了提高护士对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护理部还开展俯卧位通气技能培训。护理部主任孙莉介绍:“俯卧位技术操作复杂、风险性高、护理难度大,一有疏忽容易引起不良后果。我们通过线上讲解、实操训练,帮助护理人员快速掌握新技能。”目前,病区里已有部分老年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并取得良好效果。

成立临时党总支

4月18日,安亭医院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成立临时党总支。当晚8点,第一次总支委扩大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号召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该临时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 ,共60名党员 ,由安亭医院,南翔医院、中医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孟超肿瘤医院5家单位构成。

如何让来自10余家单位的医护人员“整编军”更加纪律严明?这是医院转型初时就碰到的一个难题。为了保证运转中各环节紧密衔接、各单位互相协同,医院整理归纳多项规范,如三级查房秩序、会诊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等,并与各单位支援人员及时沟通,制定《定点医院医务工作手册》。护理部还修订规范流程、应急预案、护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护理常规30余项。

微信图片_20220510212131.jpg

“我是党员,我先上!”援鄂党员陆庆红再穿“甲衣”,冲锋在抗疫第一线;党员陈英、柳娴、罗云、徐天凇担当起保洁清扫、发放餐饭的任务;党员廖小平年纪大又有高血压,仍参加社区采样和志愿者工作……他们说:“换了一个战场,我们继续救死扶伤!”临时党总支成立至今,已有14位职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维持医院的日常运转,离不开院感、消杀、督查、保障等小组的共同努力。外科主任李东、骨科主任杨传军主动承担隔离服穿脱现场督查,只要当天没有就诊排班,就穿上“大白”进入隔离服穿脱区,指导纠正每位职工规范穿脱。“只要有需要我就来,要让更多医护人员紧绷院感这根弦,规范每一个动作,尽最大可能减少感染。”李东说。

微信图片_20220510212134.jpg

说起近一个月的经历,李斌很感慨:“疫情以来,医务人员每天都在战斗,这次更是脱胎换骨,”他说,医院里每天有“生死时速”,也有温馨画面,“看到小患者们出院与‘大白妈妈’不舍道别的情景,我很感动。医者仁心,感谢所有医护人员奉献了专业与热忱。我们盼望所有患者早日出院,医院早日回归日常诊疗。”

640.jpg

作者:通讯员苏凤仪,编辑:倪丹丹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