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10点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位于嘉定菊园新区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十余种涂层与部件被广泛运用,助力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
据介绍,宇宙空间是一个极高真空环境,航天器与外部环境的热交换只有热辐射一种方式,既没有热传导,也没有热对流。当太阳直接照射到航天器表面,如果没有加防护层,温度会很快升到100℃以上,而在太阳照射不到的区域,温度又会降到零下100℃以下。
因此,每个航天器上都有一套经过精密计算、设计的热控制系统,包含热控涂层、热防护材料以及热管等。不管外部环境变化多么剧烈,这套系统都能使航天器内部维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保证舱内航天员安全和仪器设备正常工作。在航空航天队伍里,上海硅酸盐所就是给航天器穿上全方位“护甲”的行家里手。
此次神舟十四号发射任务中,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长寿命低比值无机热控涂层、耐高温隔热材料与组件、返回舱舷窗防烧蚀污染涂层、姿控发动机热防护材料、舱内通道照明和仪器仪表等多种载荷表面高辐射热控涂层、舷窗玻璃及光学涂层、消杂散光涂层、不锈钢灰色化学转换热控涂层、返回舱防热天线窗等10余种涂层与部件均得到应用。此外,该所研制的高温压电陶瓷也成功应用于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遥测系统。
据了解,作为嘉定5家国家级科研院所之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是加快推进“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核心功能区”建设的中坚力量。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特种无机热控涂层材料研究的单位,以及我国无机热控涂层材料与部件的重要研发基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自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铝光亮阳极氧化无机热控涂层研制任务开始,承担了我国几乎所有型号航天器用特种无机热控涂层的研制和生产任务,多种涂层与材料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先后完成了60余种不同比值无机热控涂层材料的研发和自主可控制备,成功应用于风云系列卫星、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组网卫星、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以及空间站等多个国家重大型号。
作者:通讯员仲鹤、高田蕾
编辑:唐敏、武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