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冠病毒相关的信息不断刷屏。
新冠病毒真的变弱了吗?
最新防疫政策有哪些优化调整?
家里应准备哪些药物?
阳性患者居家治疗怎样避免感染家人?
在上海嘉定APP、
嘉定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FM100.3
同步音视频直播节目《健康有道》中,
嘉宾对相关科普知识作详细介绍,
解答听众、网友的疑问。

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钟培松(中)
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 陆秋霞(左)
(新冠感染)高危人群有哪些?
未全程接种疫苗,年龄小于65岁且基础疾病不稳定;
未全程接种疫苗,年龄大于80岁且基础疾病稳定或不稳定;
无论是否全程接种疫苗,年龄65-80岁且基础疾病不稳定。
常见的较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包括肾功能不全正在透析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免疫缺陷人群和器官移植后人群、肿瘤正在接受放化疗或免疫治疗的人群等。
如何判断你是否适合居家康复?
如果你是没有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例,且家庭环境具备自我隔离的条件,完全可以在家进行自我隔离和健康观察。
居家康复环境要求
尽可能住在相对独立的房间,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和家人共同居住要停止使用中央空调。
卫生间:尽量不要和家人共用卫生间,如共用每次用完接触位置用酒精消毒(每天2次),冲水一定要先盖上马桶盖。
公共区域:规范佩戴N95口罩,并和家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隔离的房间门外可放个小凳子,用于非接触式传递物品;居家治疗人员使用的毛巾、衣物、餐具等,都要和家人分开放、分开洗;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及其他生活垃圾都要装进塑料袋扎紧,扔进专用垃圾桶。
家中可以准备哪些物品?
体温计(水银、电子体温计或红外线额温枪)、手指末梢血氧仪(家中若有高危人群建议必备)、血压计(如严重高于自己的基础血压水平,应及时就诊)、血糖仪。
需要提前准备哪些药?在使用药品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建议准备1个月左右的慢性病药量。在病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剂量。
目前没有药物可以治愈或预防新冠。退热药、感冒药、止咳化痰药只是可以缓解症状,可根据个人以往感冒经验适量购买。
虽然这些药品多数为非处方药品(OTC),但不当使用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布洛芬可能造成肝肾功能损害,建议体温高于38.5℃时使用。如果既往有胃溃疡病史的人群,建议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注意,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易引起应激性溃疡等。布洛芬和含有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不能同时服用。
新冠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对细菌感染有效,所以没必要使用抗菌药物;中成药清热解毒,只选用一个即可,切莫加量重复使用,一旦过量对身体有害。在服用时,建议仔细阅读说明书,特别对于有基础疾病及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前可咨询家庭医生或互联医院相关科室医生。
如果感染新冠,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哪些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咽痛、干咳)、全身症状(发热、乏力)及其他(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
据专家临床经验,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病程为7天左右,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轻。
发病第1天,症状较轻。可能有轻微咽干咽痛、身体乏力。
发病第2天,开始出现发热症状。部分人群高烧至39℃左右,咽部不适感加重。
发病第3天,症状最重的一天。高热39℃以上,浑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剧。
发病第4天,体温的高峰开始下降。很多人从这一天开始体温正常,不再发热,但仍咽痛咽痒,部分人开始流涕、咳嗽。
发病第5天,体温基本正常。但是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身体乏力仍然存在。
发病第6天,不再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加重。前期病毒导致呼吸道黏膜破坏,人体通过流涕、咳嗽排出坏死的细胞。核酸可能转阴。
发病第7天,所有症状开始明显好转。核酸很大可能转阴。
部分老年人,尤其是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病程更复杂。老年人感染病毒5天前后,如有明显憋气症状,需用肺部CT影像来诊断是否有肺部感染。
居家需要自己检测哪些指标?
对于选择在家隔离和康复的感染者,在保证自己能吃好、休息好的同时,还要学会自己监测以下指标:症状(高危症状: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持续高热)、体温(每天早晚测一次)、脉搏(智能手表、手环)、氧饱和度(小于95%)
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发热时往往会脉搏(心率)加快,不需要过于紧张。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须尽快就医:持续高热(大于38.5℃)或脉搏(心率)持续加快(超过100次/分)超过3天;呼吸困难、气促,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氧饱和度下降至93%以下;肺部持续疼痛或持续压迫感;眩晕、无法醒来或无法保持清醒;皮肤、嘴唇或指甲床苍白、灰色或发青;原有基础疾病等明显加重等。
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居家治疗?
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抗原检测阴性,连续2次核酸检测阴性 (2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
老年人接种疫苗的必要性
很多人认为老年人平时接触的人不多,是否没必要接种?
老年人虽然活动范围相比年轻人较为局限,但也会通过家里的小辈、周围接触的人感染病毒。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来看,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极大地降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完成新冠病毒疫苗的基础免疫,即使感染发展成重症的风险至少降低80%,如果还接种了加强针,风险降低90%以上。因此,符合条件的老人应尽快完成加强针的接种。
哪种新冠疫苗比较适合老年人?
目前在我国境内获批使用的新冠疫苗包括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
无论使用哪种疫苗,采用哪种加强免疫方式,只要符合接种条件、没有禁忌都可以根据当地疫苗的供应情况选择接种,均可以起到有效降低重症、死亡风险的作用。
面对新冠病毒,有些人会感到焦虑,这些都是对突发事件的正常反应,要接纳并允许自己出现这些情绪。可以通过深呼吸、音乐放松及做一些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来减轻压力。多与家人、朋友联系沟通,获取社区支持,不要采取指责抱怨、发脾气等冲动应对方式。有健康疑问可以联系家庭医生或社区医院,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用药、就医。


编辑:朱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