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弄丢涉密文件,
女孩哭诉要失业,民警解困”的
新闻冲上热搜。

据悉,刘女士在地铁站哭着向巡逻民警报警救助,称自己的手提包遗忘在地铁上了,里面有张储存着公司重要商业机密的光盘,若丢失肯定要被开除,还会面临法律责任。民警问清情况后立即开展工作,20分钟后传来了好消息,手提包被一好心乘客捡到并交给了工作人员。
万幸,此次丢失的光盘最后物归原主,“密件”也仅涉及公司商业秘密而非国家秘密。但此类情况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案例一

某单位下属协会丢失1份机密级文件。经核查,该协会新入职员工程某,根据工作安排到上级机关领取涉密文件后,在返回单位途中突感晕眩乏力,遂坐在地铁口台阶处休息,并从背包内取出装有文件的信封,用之扇风,随后又将信封放在台阶上,从包内取水解渴,走时却忘记将信封收回,遗落在台阶处,到单位后才发现文件不见,后经全力寻找未果,确认遗失。
案例二
某市属单位干部许某前往有关单位领取了涉密文件,随后准备驾车离开。刚走到车旁,手机响了,许某随即将涉密文件放在车辆后备厢上,接听电话。当接完电话后,许某直接驾车离开停车场回家,忘了涉密文件还在后备箱上。次日傍晚,许某才想起此事,赶紧查找,但未能找到。第三日中午,许某向单位报告。公安机关组成专案组开展查找、调查工作,始终未能找到。
案例三
某科研院所研究员金某在参与某重要涉密项目研究时,根据工作安排,负责与同事张某一起,将存储一份绝密级资料的相机携运回单位。然而,在乘坐出租车时,金某未随身携带相机,而是与其他随身物品一同放置在出租车后备箱内,下车后竟忘记将相机取出,直到准备使用时才发现不见。后经全力查找,未能追回。
以上案例所涉当事人
均按保密相关规定受到了
党纪政纪处分。
如何做?
为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要按照保密法及有关规定做到以下几方面:
1.传递涉密载体,应当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路线,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
2.传递涉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指派专人进行,不得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物流等渠道传递。
3.传递涉密载体,应当包装密封;涉密载体的信封或者袋牌上应当标明密级、编号和收发件单位名称。
4.参加涉外活动不得携带涉密载体;因工作确需携带的,应该经本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并采取严格的安全保密措施;禁止携带绝密级涉密载体参加涉外活动。
5.出国(境)一般不得携带涉密载体;确因工作需要携带的,应当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办理批准和携带手续。
提醒
最后要提醒的是,未经审批同意,严禁将涉密载体、涉密计算机带离工作场所!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保存涉密载体应当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并配备必要的保密设备。

来源:区委保密办,编辑: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