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能动司法•创新先行”上海法院十大创新工作成果现场评选会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举行。会上,嘉定区人民法院参评的“上海法院数字经济司法研究及实践(嘉定)基地”从全市法院22个创新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2023年度上海法院“十大创新工作成果”。
以案为基,守正创新
一年前,上海法院数字经济司法研究及实践(嘉定)基地作为全国首家数字经济司法研究及实践基地在嘉定揭牌成立,这标志着上海法院在全国率先探索适合于普通法院、对接各审判领域的数字经济案件审判和研究模式。
技术与法治作为产业发展的规则底座,需要互相交融形成合力。如今,基地在全国首创数字经济案件及示范规则研究体系,建立了市场发展需求与司法审判职能的连接点,成功打造全国首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经济司法保障与市场规则示范样板。
以人为本,数智无限
数据与思想的碰撞产生无限可能性,可以推动数字与司法的“双向赋能”。一年来,基地已与全国20多家单位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34位来自科研院校、司法执法协作单位、平台和数商产业界代表申请加入基地的“咨询”“实务”“司法”三类专家智库,通过“前沿问题联合研究、矛盾纠纷多元共治、裁判规则会商共认、复合人才联合培养、市域治理数助决策”5大配套机制探索,共同参与“数字法院”的建设,服务保障数字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基地定期从审判实践中分类遴选具有示范意义的数字经济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同步发布司法白皮书,至今已持续到第三批。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孵化的创新成果中,既有“类案裁判规则”和实务课程体系;又有“司法白皮书”和“数助决策报告”系列;还有“数据产权交易” “自动驾驶法律责任”“数字赋能诉源治理” “企业画像数据分析”等重点课题,相关成果获得上海市委、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各方的参与与认可,就是创新效果最好的证明。
来源:嘉定法院
编辑:王子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