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嘴养成记 | 音乐+朗诵+歌舞,他们把理论讲出“艺术范儿”

日期:2024年7月28日 10:40:41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编者按

2024年嘉定区基层理论宣讲“百姓名嘴”选拔赛落下帷幕,但是各位“名嘴”的宣讲道路并没有结束。他们将加入到嘉定区百姓宣讲团,为更多的市民带去精彩的理论宣讲。作为连通百姓与理论之间的桥梁,他们用接地气、有温度、带露珠的宣讲语言感染人心、触动灵魂,将政策上传下达、让理论落地生根。即日起,嘉定区委宣传部、嘉定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名嘴养成记”栏目,带领大家一同了解闯入决赛的选手们,看看这些“百姓名嘴”究竟是如何养成的?

朗诵、民乐、歌舞……当自由的艺术碰上严谨的理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百姓名嘴”决赛舞台上,来自南翔镇的槎溪诵读汇理论宣讲团队既能让乐声、诗歌、宣讲声“声声入耳”,也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们把艺术表达融入理论宣讲,奏响了传承与创新的和谐乐章。

正文图片

青丝和银发交织 艺术与理论融合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现场,《凉州词》的诗歌朗诵、维吾尔族、彝族的民族歌舞先后登台亮相,一幅民族融合的有声画卷徐徐展开,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的论题有了生动的诠释。

“从青藏高原到塞外草原,从天山脚下到彩云之南,民族地区发生历史巨变,各族儿女携手同行,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奋力奔跑。”“民族大团结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随时都能品尝到的贵州酸汤鱼、西北羊肉串、青藏青稞酒,各民族心灵通过舌尖紧紧相连……”舞台上,青年和老年宣讲员用对话的形式阐述着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意义。

正文图片

这支跨代组合有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选调生、足球解说员、民乐演奏家,也有爷爷奶奶辈的退休教师、工人、话剧演员……老一辈的经验和哲思与新一代的活力和灵感碰撞交融,共谱和谐的理论乐章。在登上“百姓名嘴”的舞台前,团队就经常参加各类文艺汇演,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此次首次尝试将多种艺术元素融入理论宣讲,让宣讲的形式更活泼,也让艺术的韵味更绵长。

宣讲稿撰写者吕一铮是上海市发改委选调生,现在嘉定区南翔镇永乐村驻村锻炼,基层的工作经历让他对理论宣讲有了更清晰深刻的理解。打好底稿后,他和团队成员充分交流沟通,将各种舞台元素融入其中,画龙点睛。“在决赛前,根据评委老师的建议,我对宣讲内容进行了深化,并采用三段式的结构,从历史、文化和国情三个视角,分别插入诗歌、朗诵和歌舞,使得宣讲更有感染力。”吕一铮说。

接过宣讲接力棒 做好基层播音员

吕一铮虽年纪不大,但宣讲经验丰富。在学校读博时,他先后担任本科生团委书记和党建辅导员,多次设计组织了红色读书会,科研生活之余保持理论充电。工作后仍坚持学习党最新的理论知识,遇到感兴趣的理论书籍、时事新闻或社会热点,还常常和朋友们“辩论”一番,提升思辨力和敏锐度。

吕一铮说,自己的备赛过程主要分为理论梳理和宣讲练习两部分。抽到题目后,他立即展开了针对性的资料搜索和专题学习,逐步梳理金句背后的深刻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后再撰写宣讲稿,“白居易为了让自己的诗歌更加脍炙人口,往往念诗给老妪听,我也是带领团队利用各种机会将内容讲给周围的人,聆听各行各业听众的意见,对作品不断打磨。”

在备战总决赛的过程中,吕一铮对党的民族工作有了更加深入和具象的理解。他说,初中时在历史课和政治课上学到,中国有56个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此次以备赛为契机,他从宏观视角,认识了国家民族政策的由来和发展,了解了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旺盛生命力;从微观视角,接触到了更多鲜活的民族团结案例,曾经书本上的知识点变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细节生动的民族团结画卷。

“从湖南十八洞村的致富路到十八洞村与新疆吐鲁番结对传帮带,从新疆各族反恐英烈到云南多民族融合的现状,一个个名字从书中走到了我的脑海中,能将民族团结的理论知识讲给更多的人听,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吕一铮激动地说。

正文图片

吕一铮表示,会牢记自己理论宣讲员的身份,在宣传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保持持续学习,及时更新充电,力争做好一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层播音员。

正文图片

作者: 刘睿涵
编辑: 卓明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