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红心向党庆“七一”,不忘初心跟党走。近年来,嘉定区各级党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融合型党建”为突破口,扎实开展片区党建、领域党建、链上党建三大行动,深入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实践,聚力共建现代化新型城市,从中涌现出一批产城融合、新老融合、城乡融合、同圈融合的生动实践。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区委组织部与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融合型党建•嘉定实践”系列报道,展现嘉定通过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与创新成果。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也串连着城市的发展脉络,牵引着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打造“融合型党建示范点”,到深化“路域党建”,再到构建“入沪到嘉”货车司机党建服务圈,区交通委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提升交通服务品质能级,充分发挥优质交通对于地区发展的引导、支撑作用,提升综合性节点城市功能。
“融合型党建”引领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跑出“嘉速度”
市域铁嘉闵线是上海市域线网中西部重要的南北向主轴干线,是“轨道上的长三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嘉定的第二条轨道交通“生命线”。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关于“融合型党建”工作理念,聚焦区域建设发展,搭建区域功能建设议事协调载体,助力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提质增速,2022年12月,区委、区政府设立区轨道交通(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交通委。区交通委充分发挥“融合型党建”引领优势,搭建多方议事协商平台,推动嘉闵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不断提速,有序推进了项目前期借地、绿化搬迁、交通导改、动迁腾地等工作。目前,嘉闵线嘉定境内7座车站已全部开工,进度较快的城北路站主体结构全部封底,10台盾构陆续始发掘进,整体建设进度领先闵行。
嘉闵线城北站
在嘉闵线建设中,依托“融合型党建”平台完善市区镇三级工作机制,建立常态化工作例会和动态化月报制度,形成了高效协同的工作路径。指导建设单位主动倾听市民群众意见建议,一方面以党群“微站点”主动服务周边居民,另一方面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让市民群众走进重大工程、“零距离”了解嘉闵线,搭建“连心桥”携手共克时艰。在刚刚落幕的中高考期间,为了尽力保障考生有安静的休息和学习环境,各标段建设单位主动优化调整高噪音工序施工计划,优先安排地下作业,以细心暖心的实际行动护航嘉定学子。
市域铁嘉闵线在嘉定境内可与轨道交通11号线嘉定北站、南翔站实现换乘。其中,南翔站地处南翔新中心核心区位,作为未来区域综合交通新枢纽与城市发展新节点的战略支点,如何最大限度缩短两线换乘距离、提升换乘效率并优化服务质量,纳入了“融合型党建”合力攻坚破题的清单。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指挥部办公室始终坚持“双线作战”,一方面以连轴转的攻坚状态争分夺秒完成转运专班紧急任务,另一方面全力锚定南翔站方案优化目标,通过视频会议与市级部门反复研究论证。最终,在市区两级共同努力下, 2024年9月,市政府同意调整南翔站初步设计方案,将站位北移采用过真南路、众仁路与沪宜公路交叉口方案,与轨道交通11号线南翔站换乘距离由原先的400多米缩短为200多米,在提升市民换乘便捷性的同时,也为未来南翔新中心区域打造三线换乘枢纽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区交通委着力加强市区联动,全力以赴争取国家、市级支持政策,发挥政府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示范作用,合力推动了嘉闵线、S5功能提升、G15嘉金段等一批市重大工程交通建设任务。坚持把深入推进“融合型党建”作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调研五大新城时提出的“三个更加”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抓手,不断做实议事协商平台载体,把党建工作融入项目建设推进,有效推动了新城与中心城区之间通行更加快捷、新城内部交通更加顺畅、新城与长三角城市之间联系更加紧密。
“路域党建”聚力打造
路网体系“內畅外联”新格局
“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推动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与德政工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这条连接城乡的通途,不仅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坚实桥梁,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鲜活实践与生动写照。
为进一步推进嘉定区“四好农村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区交通建设管理中心持续深耕“路域党建”特色品牌,以“四好农村路”创建和精品示范路打造为重要载体,持续提升交通服务的温度与品质,践行交通为民的初心使命。目前,嘉定区已有安亭镇展阳路、华亭镇霜竹公路、嘉定工业区三里路等66条农村公路,先后荣获上海市“最美农村路”“四好农村路”“精品公路”等荣誉称号;区行政服务中心周边道路精品示范区也成功入选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路”,成为嘉定交通的亮丽名片。
道路设施品质提升与节点改造是推动区域路网畅通的“双轮驱动”,二者功能互补、目标协同,共同促进区域内部出行环境整体改善。2021年起,嘉定区围绕“一点一片五线”共30个道路拥堵节点,实施79项缓拥堵改造攻坚战,其中,S5南门入城口作为嘉定城区与S5沪嘉高速、G1503连接的重要节点,高峰小时流量超8000pcu/h,该区域是缓拥堵改造工作中最为关键的节点。由于项目周边区域已高度建成,服务功能与出行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集聚,项目实施压力极大。此外,该区域地下管线更是盘根错节,施工环境极为复杂,工程改造技术难度也较大。面对既要提速增效、又要保障品质,同时还要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区域交通影响的多重挑战,区交通建设管理中心充分发挥“路域党建”共同体优势,主动凝聚规资、公安和绿容等相关部门力量,反复多轮研究方案,结合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社会全过程民主评议,主动征询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周边社区居民代表意见,最终通过创新交通组织、优化作业方案、细化进度目标、强化监督管理,将工期科学地压缩至3个月,改造工程顺利竣工后车辆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入城段交通状况得以持续改善,交通系统的弹性与承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工程推进与民生保障的双赢。
S5入城段
“车轮上的党建”谱写
新就业群体入沪到嘉党建服务
新篇章
如果说交通运输是连接经济的血脉,那么穿行在公路上的货车司机,就恰似高速动脉中奔涌的红细胞。他们伴路而行,日夜兼程,为各行各业输送发展“养分”,默默守护城市的脉搏。2024年,市交通行业“两司”群体党建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区交通委紧握党建引领“方向盘”,持续打造“入沪到嘉”党建服务圈,推动“车轮上的党建”从“重心在企”向“凝聚到人”迭代升级,以新兴领域党建赋能行业管理与基层治理双向融合。在上海最大的蔬菜一级批发市场江桥蔬菜批发市场内,“暖新屋——货车司机之家”党群服务站里暖意融融,区交通运输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开展道路运政咨询服务,为货车司机们答疑解惑。面对专业细致的解答,几位司机师傅连连道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只有底数清、情况明才能方向准、措施实,在“全覆盖”攻坚行动伊始,区交通委便积极会同属地街镇,依托区委“融合型网格”建设,对区内道路货运企业和非货运企业的生产企业、货车集散地开展了“全覆盖”数据排摸。在此基础上,结合常态化数据更新,在区委组织部和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依托街镇逐步打造“入沪到嘉”党建服务圈,让货车司机群体切实感受在沪便利和到嘉温暖。
2024年以来,聚焦既有公路网络,协同相关属地街镇在嘉闵高架曹安公路交叉口打造“入沪第一站”“北HONG司机之家”,为货车司机群体提供入沪生活便利。聚焦物流集散点,在全市最大的蔬菜批发一级市场江桥批发市场打造“到嘉第一天”“暖新屋——货车司机之家”,建设“有话好好说”调解工作室,推动货车司机党建与市场党建协同联动。聚焦物流园区,在嘉定新城马东地区打造临企临业“暖新第一湾”,联合多部门推进货运行业“融合网格”治理共同体。聚焦嘉昆太毗邻圈,与华亭镇合力打造“毗邻第一程”,推出“速入沪”运政服务,为货车司机群体跨区域出行提供便利服务。2024年,“入沪到嘉”货车司机党建服务圈入围全国“2024年度百个新兴领域党建创新案例”。
华亭-毗邻第一程
来源:区交通委,编辑: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