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虽已远去,血泪写就的过去不能忘却。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以外冈青年吕炳奎为首的爱国青年自发成立外冈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支队伍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斗争,向民众传递不屈不挠、保家卫国的精神力量。
嘉定位于上海西北门户,是淞沪会战西线与京沪铁路的咽喉。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两次把嘉定推向抗战最前线,成为日军自长江口登陆后西取南京、南压上海的必争之地。1937年11月12日,嘉定全境沦陷。嘉定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转入地下与农村,开始了八年持久战。
吕炳奎
1937年底,中医吕炳奎在家乡成立杨甸民众抗日自卫队,抗击敌伪,诛杀汉奸,保卫家园。自卫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壮大,开展了铲除土匪、抗击日军的游击战争,人们称杨甸民众抗日自卫队为外冈游击队。1939年7月,新四军东进抗日组建的江南抗日义勇军来嘉定后,外冈游击队编入“江抗”(新四军东进时,对外称江南抗日义勇军),讨伐敌伪,英勇杀敌,打击了敌人的凶焰,伸张了民族正气,备受人民群众的赞颂。
譬如,1939年1月,一架日军邮政机在望仙桥坠毁,游击队赶往现场,卸去武器和有用的部件后烧毁敌机,当地民众人人称快。
1939年4月,游击队在和漳浦河交叉的朱泾河桥畔伏击日军汽艇,给了侵略军一个明确的警告:嘉定人民将以牙还牙,用武力反抗武力,绝不让侵略军在嘉定的土地上到处横行。
“江抗”三路三支队部分指挥员合影
1939年8月,游击队与“江抗”三路主力配合,在徐行八字桥激战半日,粉碎日军“清剿”计划。这是游击队第一次和日军正面作战,战斗中沉着应战,勇敢杀敌,进退有序,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
部分来源:嘉定区图书馆
历史图片提供:嘉定区档案馆
作者:杨育杰
编辑: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