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结成对口合作关系,携手共谱沪明对口合作新篇章。嘉定区融媒体中心推出“走进三明”系列报道,带你走进这3座山明水秀、开放活力之城!
充分发挥明溪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主播讲红色故事”一副老花镜。
一副老花镜(主播:吴琳艺)
故事发生在1934年1月的一个夜晚。夏阳乡新坊村贫农吴银娣大娘的小茅草屋里驻着红军部队的一个连部。
这天夜晚,北风不停地吹着,天上飘着雪花。大娘坐在桌旁,在小豆油灯下,为红军连长补衣服。大娘那个细心劲儿,真不亚于给自己亲人补衣服。密密地缝着,把衣服上的破洞给缝补得严严实实。“嗨!这些孩子为了穷人打仗,消灭白狗子,连衣服破了都没有时间补,他们的娘真不知要怎样惦念着呵!”大娘自言自语地说着。
门“吱”的一声开了,走进一位五官端正、英俊威武、二十几岁模样的小伙子。大娘抬头一看,“啊呀!连长,你怎么还不睡,快坐下烤烤火。”“大娘!你老这么大年纪了,夜这么深,还不睡觉为俺补衣服,俺心里真过意不去。”“睡不着啊!傻孩子,大娘习惯了,啰,衣服补好了,拿去吧!”大娘把衣服塞到连长的怀里,“快去睡吧。”连长看着大娘,感激得热泪盈眶,嘴唇抖动着可怎么也说不出话儿。“傻孩子,你这是怎么了?”说着用衣袖擦去连长滚下的泪珠,偶然看到连长头上戴的八角军帽破了一个口子,忙取下就要补。连长忙说:“大娘,这点小事俺自己能干,你去休息吧!”“我干这针线活容易,孩子,你还是好好去休息,养足精神好打仗。”说着,大娘拿起针就穿线。大娘是上了年纪的人,眼也花了,在昏暗的豆油灯下,连穿几次线都没穿过去,急得大娘直跺脚,“唉,毕竟是老了。”一句话提醒了连长,忙说,“大娘,等等。”说着扭身往隔壁房间走,不多时,连长手里拿着一副铜丝镜框、椭圆形镜片的老式眼镜走进屋来,递给大娘说:“大娘,这副老花眼镜是打土豪时捡来的,你老用正合适。”大娘接过眼镜端详了一会儿,自我解嘲地说:“我戴上这玩意儿,不就像学校里的洋先生了么?”说着戴上眼镜,瞬间,大娘眼前变得格外明亮,“这玩意儿可真灵。今后干活,眼可好用了。看你为大娘办了一件好事。”“大娘,你不要这样说,咱们是一家人。”
红军走后,大娘为了纪念红军,把连长送给她的眼镜视为传家宝珍藏着。伪保长不知从何处听说大娘家有副红军送的眼镜,认为这下可有报功领赏的机会了。一天,天刚蒙蒙亮,伪保长带领一伙保安队窜进大娘家,揪住大娘的衣领,威逼她缴出红军送的眼镜。对于这些疯狗,大娘投以蔑视的眼光,理都不理他们,昂然自若地站立。伪保长得不到口供,又搜不出实物,碰破了铁锅、砸坏了水缸、摔坏了农具,灰溜溜地走了。
原来,大娘早已把眼镜用九层油纸和红布裹了起来,放在坛子里埋在床铺的地底下。在那白色恐怖、十分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大娘看到眼镜就坚信红军一定会胜利归来。
这副凝结着红军和穷苦百姓鱼水之情的老花镜,现存放在明溪县革命历史文物陈列室里。
——摘自《铭记初心——明溪(归化)红色遗存背后的故事》(中共明溪县委宣传部 中共明溪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明溪县档案馆 编)
编辑: 常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