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慧,上海晶优国际贸易有限公司CEO,一个来自内蒙古的70年代后期的前辈,横穿中国,选择了在嘉定创业。
史学慧拥有专业的自动控制技术的背景,但是他却选择了葡萄酒进口贸易进行创业。因为在德国生活过,所以对德国葡萄酒特别了解。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不知不觉中他走向了这条人生道路。使他的青年时代和别人不一样。准确的说,他的青年时光可以称为非凡经历。
说起内蒙古,人们脑海中第一印象就是蓝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很符合“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描述,那里的人们都是很和蔼的,性格很直爽。
史学慧也符合大部分内蒙古人的直爽性格。和他聊天,你会不知不觉就过了几个小时,因为他有着略微传奇的事迹。
从小在内蒙古长大,大学考入了昆明理工自动化专业。两千多公里的路程对于史学慧来说,这就是小事。在经历四年大学之后的他,毅然决定前往哈尔滨。
在哈尔滨进入了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这里是尉健行先生工作过的地方,一年后,史学慧供职于哈尔滨铁路科研所,参与了当年傅志环部长的部长工程-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一年之后,他觉得自己的技术达到了瓶颈期,选择了留学学习国外的技术知识。当时,他收到了三份德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是德国大学对德语语言技能都有一定的要求。语言关是他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既然申请了,就去吧。他先选择在弗莱贝尔格工业大学预科学习德语。那年,曾经在这里留学过的罗干先生当选为政治局常委。于是一不小心和国家领导人成为了校友。这让他深感自豪,对他也是种激励,激励他为国家多做事情。
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就通过了德国大学德语入学资格考试,之后他在弗莱贝尔格继续学习一个学期以等待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TU Darmstadt)的冬季学期开始。在达姆施塔特, 又竞选上了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期间举办过各种大型活动,以宣扬中华文化,促进德中民间交流。同期竞选CASD(中国留德学者学生团体联合会,当时张建伟教授为主席,万钢先生为顾问)理事,在经过层层竞选之后,被选入理事会。
CASD当时为中德深化合作,中国在德国影响力的传播,促进中德交流方面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尤其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宣传工作在欧洲的顺利进行,对国外反华势力的抵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作为业余爱好,史学慧还在德国做过兼职足球记者。特别是谢晖在德乙的比赛报道,均出自他的手笔。
2014年,史学慧创立了上海晶优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秉着对葡萄酒的热爱,中国食品市场能够崛起的信念,让Made in Germany的品质给国内的食品行业树立标杆的愿景,开启了德国葡萄酒进口贸易的征程。
他与各界人士讨论研究,希望给国内的老百姓带来性价比更高的东西,以期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通过举办各种活动, 促进葡萄酒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自从入驻嘉定青年众创空间之后,他积极参与青年中心公益活动,为青年们带来葡萄酒文化的讲解,更加促进了葡萄酒文化在嘉定的传播。
2016年,他还一手创建了德国SensoTech在中国的分公司。尽心尽力将液体浓度实时测控技术在国内进行大力推广。德国传感器系统高昂的成本价格以及狭窄的应用范围,致使市场占有量很低。因此他也在寻找投资机构的合作,希望利用中国制造的优势,降低成本价格、提升技术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为中国的自动化技术发展添砖加瓦。
来源:嘉定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