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半,在上海大众工业学校的实训车间,嘉定工匠龚魏清仔细观摩着2名学生的操作过程,并为他们答疑解惑。下个月,这2名学生要代表上海参加世界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拔,如果成绩理想,他们将作为国家队选手,远赴俄罗斯比赛。
龚魏清是大众工业学校教师,高级电气工程师,主要担任机电一体化项目竞赛的教学工作。2006年至今,他带领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6金12银的成绩,并连续五届蝉联上海市星光杯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他个人也身兼多项荣誉——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金牌教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指导教师、第六届上海市技术能手、上海市星光杯技能大赛“五星”金牌指导教师。见到龚魏清时,他刚带领学生参加完在天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了团体赛第三的成绩。
参赛必拿奖,很多人好奇,龚魏清有什么特别的教学秘诀吗?每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他的回答总是很实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勤学加苦练就是最好的方法。”几乎每个竞赛集训的日子,龚魏清都会保证早上七点到校,晚上十点离校。除了吃饭,他一天十五个小时都会泡在实训室指导学生。很多时候,两百多平米的实训室只有他和零星几名学生的身影。“学好电气装配和维修,首先就要耐得住寂寞。”这是龚魏清给学生最基本的要求。。
秦天逸和陆鸿轩是正在准备参加世界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实训室内只有冷冰冰的机械与他们为伴,实训室外则是同学的嬉闹声,但这两名刚满17岁的“小鲜肉”并不为所动,接线、安装零部件、调试设备等环节在他们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零基础的“菜鸟”到如今的“种子选手”,他们说,这离不开龚魏清老师的言传身教。
接线,这项在电气装配中最基本的环节,虽然看似简单,但龚魏清会让学生练习成百上千遍。“我的要求不仅是能完成,而是要做到最规范和最细致。“龚魏清说,仅这个环节,他可以寸步不离陪在学生身边耗上一整天。他认为,培养一个学生要从各个细节去关注、去打磨,“手艺就像花骨朵,时间到了,自然就会绽放。”
龚魏清曾当过十多年的一线装配工人,深知要做好这行必须有肯钻研的精神,而这离不开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每堂课他都会抛出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索解决方式。有时候,他还会半夜醒来思考培训计划,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
从事教学工作十多年来,龚魏清不仅培养了优秀的竞赛选手,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实战型人才。有一次,某家全球知名汽车零配件公司来学校招聘,一眼就相中了他手上的两名学生,没等毕业就与他们签订了聘用合同,并给出十分优渥的薪资待遇。如今,师从龚魏清,已经成为学生个人简历上的一块“金字招牌”。
来源:《嘉定报》 记者 王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