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人物 >> 正文

杨沙:为木头注入有趣的灵魂

日期:2019年3月8日 08:00: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一组看似简单的木制不倒翁,摸一摸却疑窦丛生?怎么是软的、硬的、水的?原来,这是一款幼儿感知玩具,里面加了棉花、沙石、水,甚至还有一片彩虹,让孩子能在与不倒翁的接触中,了解自然的形态。

769ed363c3494f80a3eae477440fd449.jpg

这款名为“知足不倒翁”的玩具,获得了2014年度意大利设计比赛银奖,设计师杨沙是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老师,一位木艺师,也是一名新嘉定人。

别看杨沙平时文文静静、弱不禁风,但只要站在车床旁,顿显帅气。即使是一块重量级的材质,在她的一双巧手打磨下,也会变得乖巧起来。“打磨不仅是体力活,也是手艺活,好的匠人是经过多年的沉淀积累,才能有手感的。”事实上,一件作品从设计到成型,光是打磨这个工序,就可能要重复十几遍、甚至几十遍。

一个女孩子是怎么和木头结缘的?杨沙从小就爱好美术,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后潜心钻研,发现木工工作室特别吸引自己,从此便走上了木艺师的道路。“一开始的时候,也会设计大型的家具,后来慢慢发现自己更喜欢设计玩具等小件作品,这可能和自己的性格有关吧。”她告诉记者,在大学时就很喜欢看儿童绘本,最喜欢的是彼得兔的创作者——英国画家毕翠克丝·波特,“从这些绘本中,可以获得儿童玩具的设计灵感。”

2ad4dc709d254329b0ea04e415b81438.jpg

2010年毕业后,她发现国内并没有成熟的原创儿童玩具设计公司,大多以代加工制作为主。本着想为儿童做点什么的单纯信念,她选择了留学英国深造。“英国是毕翠克丝·波特的故乡,也许在那里我能找到实现梦想的方法。”在伦敦艺术大学求学的两年,她遇到了英国知名木制玩具艺术家RobertRace,被可动艺术玩具深深地打动了。在与Robert的交流中,她仿佛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原来木质玩具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木材的持久性和可持续性也增强了玩具的收藏与美学价值,可动的机械部分更是能吸引孩子互动。

于是,她利用空余时间,走访了英国儿童文化博物馆、波洛克玩具艺术馆、西班牙卡塔洛尼亚玩具博物馆、芬兰瑞典玩具博物馆等,吸收了多样的文化养分和创意灵感。也就在那个时候,她设计制作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系列木质玩具“知足不倒翁”。

2013年毕业回国,她孤身一人去宁波追寻对儿童木质玩具设计的梦。在全球排名前三的木质玩具设计公司——德国Hape玩具设计公司,她设计的玩具产品多次投产,其中“复古手推车”这款设计上市美国,并获得2015年中国婴童用品的创新之星奖和德国玩具金摇马奖提名。

2014年,杨沙来到上海工艺美院产品设计学院任教,延续对木趣的研究,成功开发了《传统文化木趣》等木质产品设计方向的课程,课程作品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展览,多组产品获得青睐。

在工艺美院工作时,她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阮涛,一名展示设计专业的老师。如今,志趣相投的夫妻二人在嘉定新城(马陆镇)开设了彩虹蛋创意设计工作室。在工作室,杨沙负责前期创新开发,阮涛负责后期结构解剖与生产推进,两人携手一起研发了很多原创的儿童绘画木质产品。其中,比较畅销的一款是“陀螺转色——混色学习材料包”,只要为木制陀螺涂上不同的颜色,旋转后就会产生另一种色彩,让小朋友在玩耍中理解基础的混色原理。

“热爱一切有趣而又好玩的美好事物,用创造快乐的心为儿童做设计。”杨沙说,她会为这份初心一直努力。

来源:《嘉定报》 记者 顾娴慧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