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进行比赛的,是由杨德明教练带领的嘉定工业区娄氧队。”6月16日,2019年中国拔河俱乐部公开赛在浦东新区陆家嘴东方明珠广场举行,杨德明所带教的嘉定工业区娄氧队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击败众多强手,获得男女混合600公斤级季军、男子640公斤级第五名的佳绩。
年近七旬的杨德明是嘉定工业区娄塘人。他说自己搞了一辈子体育,没掉过一次链子,就想尽全力做到最好。田径、举重、铁饼……年轻时,他在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奖。成为教练后,他训练过的学生也获得殊荣无数,还为上级单位输送了不少好苗子。时隔近一个月,杨德明也忘不了比赛主持人对娄氧队的那段介绍词,他说:“他们觉得嘉定是郊区,所以称我们是山林里走出来的。我猜想,在他们印象里,嘉定也许还是老式农村的样子。我要通过这次比赛,让他们重新认识嘉定、记住嘉定!”在杨德明的带领下,娄氧队卯足了劲,在一场场“殊死搏斗”后,不仅让所有人记住了娄氧队,也让大家知晓了拔河之乡——嘉定工业区。
说嘉定工业区是拔河之乡,实至名归。杨德明说,早在1999年,上海就举办过拔河比赛,当时只有6支队伍,杨德明带教的嘉定工业区拔河队就是其中之一,“那时候拔河比赛还是在水泥地上进行的,很少人知晓和关注。直到2006年,一些运动会上才逐渐出现拔河比赛项目。”
在杨德明看来,每一次的拼尽全力,并非是为自己争气,也是为他家乡争光。过去参加比赛,许多同台比赛的队伍甚至从来没听说过嘉定工业区,也不会与杨德明过多交流,直到被他带领的队伍击败了,他们才会心服口服地过来拜访,并提出要到嘉定工业区学习交流。
“希望将拔河打造成家乡的一张靓丽名片。”基于这种期望,杨德明在听说今年要办中国拔河俱乐部公开赛后,立即就报名了。实际上,每次参赛并不容易,最先要考虑的便是经费问题。“一双拔河鞋要四五百元,队伍有20个人,但一下子买20双太贵了,只能先买8双,大家轮换着穿。”除此之外,还有队员的食宿费、保险费、体检费等,都要想办法。让他欣慰的是,在其努力与各方支持下,培训所需的6万余元最终凑齐。解决了经费问题,如何打造一支能与专业队相抗衡的队伍,就成了重中之重。在杨德明带领下,全家齐上阵,妻儿更是成为拔河队的队员。“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共训练了29次,基本没什么时间休息。”所幸,比赛结果没有辜负杨德明和队员们的辛勤付出。
此外,为让更多人了解、喜欢拔河,杨德明还专门撰写了一本《杨氏拔河运动健康之法规》,将自己多年拔河研究的训练理念、方法、计划以及比赛方案、战术等写进书里。“拔河不单是用手拔的,还要运用多关节协同发力,才能做到力量损失最少……”说起拔河,杨德明便滔滔不绝,他说,最希望的就是能将这些心得传承下去,将拔河这个项目发扬光大。
来源:《嘉定报》,记者:秦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