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定农村地区,大家习惯把有威望、讲公道的年长者称为“老大人”。在外冈镇,就有这么一位76岁的“老大人”——龚学清,他热心志愿服务20载,当地居民有困难、有矛盾,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他。
9月2日下午,外冈镇老北街小区居民张洪球来到杏花社区“老大人”工作室,向龚学清吐“苦水”。原来,张洪球在小区里担任志愿者,老伴担任楼组长。7月份以来,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他和老伴常常苦口婆心地劝大家做好垃圾分类,但部分居民不理解。为此,他来向龚学清求助。
了解到张洪球的困扰后,龚学清告诉他,垃圾分类问题不仅需要志愿者、楼组长来动员,还需要各方面一起协调。之后,龚学清和张洪球一起来到小区查看情况,并与杏花社区的居委干部们一起商量。
杏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倪霞岑告诉他们:“以后每周四下午,居委会将举办垃圾分类课堂,邀请居民参加。社区还会安排巡查志愿者、守箱志愿者和宣传志愿者值守。”听到居委会的工作安排后,张洪球这才放心,而对于龚学清来说,也完成了这次小小的调解工作。
在过去的20年里,每当居民有困难、有矛盾,总会第一个想到“老大人”龚学清。而他耐心、踏实、讲道理、讲真话的办事风格也得到了居民的认可。2014年,龚学清牵头在社区里开设了“老大人工作室”,通过调解把社区矛盾解决在基层。龚学清收藏着一摞日记本,里面记录了小到家庭矛盾,大到拆迁分房、小区改造等他调解过的案例。而在工作室不起眼的角落里,他还常年备着心脏病药物。
“2006年我突发心肌梗塞,经过抢救捡回了一条命,我觉得是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挽救了我的生命。我既然活着,就应该回报社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有一分光发一分热。”龚学清如是说。
在龚学清的带领下,杏花社区共有50多位志愿者加入到“老大人工作室”,积极参与社区纠纷调解工作。
作者:印沁沁,编辑:顾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