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殡葬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虽然获得过许多荣誉,但姜益青不愿多宣传他所从事的职业——遗体整容师。这份为生命送行的工作似乎总与悲伤相连,许多人避之不及,但姜益青一干就是20年。
姜益青曾是一名中学教师,2003年,35岁的他摒弃偏见,投身殡葬行业,成为区殡仪馆整容组内年纪最轻、文化程度最高的职工。整容组是整个殡仪服务流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班组,承担了遗体接收、遗体冷藏保管、遗体出库、遗体更衣整容化妆、遗体入棺等工作,也是馆内最苦、最累、最脏的工作。姜益青爱岗敬业,虚心好学,经过培训和实践,熟练掌握了专业技能,先后获得遗体整容师和防腐师中级技能证书,成为整容组业务骨干和副组长。
“非正常死亡遗体的特殊整容,往往工作量大难度高,姜老师总是挺身而出。”同事王伟回忆,一天中午,一位因集装箱车碾压致死的逝者被送至馆内,遗体扁平血肉模糊,五官全部破损,身体分成几块。家属悲痛欲绝,死者单位领导担心悼念仪式是否能如期举行。姜益青了解情况后,安慰好家属,让他们尽快找来逝者的近期照片,随后迅速开始特殊整容。
他和同事一点一点接骨,对逝者身体和面部进行起形、铺垫、成形和塑形。经过10个小时紧张工作,逝者的身体面容终于恢复了。“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姜老师瘫坐在椅子上,坐了好久。第二天,家属非常感激,给姜老师送来了高档烟酒,他婉言谢绝。”王伟说。在姜益青看来,能帮助逝者有尊严地走好人生最后一程,再苦再累也值得。
由于职业特殊,遗体整容师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姜益青利用过去当教师的经验,经常组织员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在这样和谐的工作氛围下,区殡仪馆每年都能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并先后获得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和市民政系统十佳服务品牌等荣誉。
来源:嘉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