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人物 >> 正文

赵宪珍:既当“妈妈”,又做“女儿”

日期:2019年12月5日 08:48:36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赵妈妈,好想你……”11月28日下午,一手提着学习用品、一手拎着水果的赵宪珍,刚来到南翔镇一户人家门前,一个蹦蹦跳跳迎出来的小女孩一头扎到了她的怀里。

这个小女孩是赵宪珍帮困助学的90个孩子中的一个。当孩子们的“赵妈妈”,从2001年至今,她已经当了18个年头。

18年前,赵宪珍偶然得知女孩贝贝(化名)因幼年丧母、父亲又身患绝症,家中积蓄全无,眼看要失学。赵宪珍二话不说,就到了贝贝家里。“我看到一个穿着旧衣烂衫的小女孩,一边做着手工活还一边在背书,看到我来,跟我说谢谢来看她,她觉得自己可以保护家人,就算不去上学,也会自学考上大学。”那一刻,赵宪珍想到了当年的自己,下定决心帮助贝贝。

从一名辍学贴补家用的“卖菜姑娘”,到一位事业有成的女企业家,赵宪珍尝尽人生酸甜,她总是感慨自己是沐浴着时代春风的老百姓,希望能帮助到其他人。

就这样,赵宪珍第一次成为孩子口中的“赵妈妈”。后来,贝贝成功考取了一本院校,如今已踏上了工作岗位,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逢年过节,贝贝总会带着一家人来探望“赵妈妈”。“她就是我的妈妈,我会一直孝顺她。”贝贝说。

8c01f07b2529449fad097c29bfe85b20.png

除了是孩子眼中的“好妈妈”,赵宪珍还是老人口中的“好女儿”。

“阿姨,今天又给你们换花头了,吃点红枣糕……”赵宪珍一直惦念着南翔福利院的老人们,时常会准备些好吃的,带到福利院给老人尝尝。

“有一年我去南翔福利院看望大哥,有次正好是端午节,我就多包了些粽子带到福利院,没想到老人们拿到粽子时,开心地不让我走。”此情此景,让赵宪珍心头一酸,她在那一刻承诺:“我答应你们,以后常来!”

4c9ffed0b6774e7ea4372551cecf98f8.jpg


从此,一有机会她就往福利院这个“娘家”走,元宵送圆子、端午送粽子、中秋送月饼、重阳送糕饼……85岁高龄的张如玉老人说:“宪珍就像是自己的亲女儿!”

赵宪珍想,如果在福利院大厅摆个大屏幕电视机,可以让爱“闹猛”的老人们聚在一起看电视。于是,她默默地送去了一台55寸大彩电,而她自家当时用的电视,只有21寸。

赵宪珍还是流动党员眼中的“好书记”和“知心大姐”。

她是南翔镇流动党员学堂党委书记,由于流动党员分布广、工作散、流动性大,很难在工作日请假参加党内活动,“我就上门去走访企业,和企业负责人沟通,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待大家热络起来后,参加活动的人就也多起来了。流动党员中大部分是新南翔人,为了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她一次次邀请镇领导、专家学者开讲堂、作报告,帮助他们了解南翔、融入南翔。面对流动党员工作生活中的烦心事,她还会以“知心大姐”的身份耐心相伴、尽力相助。

d0fd4d5f88af4f7486535d56a41ebc17.jpg

“我要把好事继续做下去!”赵宪珍说,未来,她会带着党员们,带着自己的女儿女婿外孙,一起把党务工作、把公益事业进行下去。


人物档案

赵宪珍

赵宪珍除了是党员交口称赞的党建头雁、福利院老人口中的“好女儿”、孩子们眼中的“好妈妈”,她也是饭店的“当家女人”、社区的“好邻居”,更是传承孝老爱亲家风、家庭幸福美满的模范代表。她曾先后荣获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农村“双学双比”女能手、“中国好人”入围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提名、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嘉定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美丽上海追梦人”、“感动嘉定”年度人物、嘉定区十佳乡贤等荣誉称号。


来源:嘉定报,记者:周玉林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