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上海市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146名队员,结束了55天的援鄂任务,乘坐东方航空MU700号航班,抵达上海虹桥机场!
其中,也包括2位瑞金北院的白衣战士——急诊监护室护士汤一鸣、重症医学科护士赵程。
一下飞机,凯旋的英雄就收获了热烈的掌声和最深的敬意。
55天后,我们回来了!
“上海,我们回来了!”在机场,汤一鸣和赵程就拍下了一段小视频。他们告诉记者,今天是充满感动和温暖的一天。
早上,上海医疗队要离开武汉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市民自发来送我们,有老人,有抱着孩子的父母……大家戴着口罩,不停地向我们比心,挥泪告别。”回忆起今天上午返程时的一幕幕,汤一鸣和赵程有点哽咽。
最让汤一鸣印象深刻的是,去武汉机场的路上,有一个小女孩手举自己画的白衣天使的图片,不断向医护人员挥手致谢。
“这55天虽然很辛苦,但再多付出都是值得的。当我看到这个女孩明亮的双眸,看到她画的画,我真的很感动。”汤一鸣说。
武汉街头,警车开道、市民夹道欢送,这些都让这两位七尺男儿感动不已。
“同饮一江水,沪鄂心连心”。在武汉天河机场,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拉起了横幅,每位医护人员拿着国旗,口罩上也贴着五星红旗。机场里,不少工作人员和市民发自肺腑地大声喊着:“感谢上海,武汉加油!”上海医疗队队员们与前来送行的工作人员一一拥抱,挥手告别。
每名医护人员都拿到了一张限量版的登机牌,航班号是“胜利号”,舱位是“功勋舱”,目的地则写着“美丽的故乡”。登机牌的背面,是被美丽的樱花簇拥的白衣天使与戴着口罩的市民一起“比心”的卡通画像,远处是武汉的黄鹤楼,画面温馨唯美。
要去嘉定街头逛逛,要“脱单”……小哥哥们许下心愿
“岁月静好的日子终于快盼来了。等这次隔离结束后,我想带着家人和孩子,再去嘉定的老街走一走,吃一顿自家烧的菜。”土生土长的嘉定人赵程憧憬道。
脱下白大褂,赵程是一名5个月大孩子的父亲。当初选择驰援武汉,同为护士的妻子虽有万般不舍,但为了更多家庭的健康团圆,她还是选择支持丈夫。
而对于90后的汤一鸣来说,他的梦想是能早日“脱单”。“情人节那天,我就许愿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找一个女朋友。也不要求对方颜值有多高,只要性格开朗、温柔、孝顺长辈。”提到对另一半的要求,这位94年的大男孩有点腼腆。
不过,两人都表示,等14天隔离期满,如果医院有需要,发热门诊有需要,他们愿意随时回到抗疫一线。
“我们一起去,一起回!”
更让医疗队员们惊喜的是,今天接医疗队回来的机长刘明甫,正是1月28日送他们出发时的机长。
“机长说,我们终于兑现了55天前的约定,送你们去,再接你们回来。上海人民想念你们!听到这里,我的眼泪忍不住往下掉。”汤一鸣说。
在武汉,汤一鸣和赵程被安排在武汉第三人民医院光谷院区。那里的病人大多生活无法自理,汤一鸣和赵程要不分昼夜地照顾饮食、监测体温,密封的防护服也给护理工作增添了难度。
作为男护士,他们主动承担起重活累活,遇到突发紧急状况,还要操作血滤机、呼吸机,帮助抢救患者。
3月20日,武汉三院光谷院区完成了最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随着病区大门缓缓关上,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工作也告一段落。
回忆起那段日子,赵程坦言,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感动和温暖也始终相伴。
“我们做重症科的,就是哪里有危重病人去哪里。拯救生命,是我们的使命。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我们做到了!” 赵程感慨道。
据了解,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数332人,累计收治(危)重患者237人;累计治愈出院总人数278人,总治愈率83.73%。其中,治愈(危)重患者154人,(危)重症患者治愈率达65%。
(记者:印沁沁,部分消息源自上海观察、话匣子、周到,上海嘉定编辑:卢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