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人物 >> 正文

他在文艺作品上的创新,引发了广泛思考,轰动一时

日期:2020年6月28日 16:59:31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嘉定,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建县,为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吴文化的重镇,长江三角洲一颗璀璨的明珠。

嘉定自古就有“教化”美誉,这里人杰地灵、人文荟萃,艺术气息浓郁,文人学者辈出。我们选取陆俨少、郑午昌、秦瘦鸥、瞿白音、唐惟藻、张幼仪等六位人物制作了系列短视频,以此呈现嘉定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1910年,瞿白音出生于嘉定的一户书香门第,高祖瞿中溶是清朝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但到瞿白音时早已家道中落。

WechatIMG114.jpeg

只读了一年中学后,瞿白音就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成了电报局的一名发报员。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22岁的瞿白音加入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正式开始了他的文艺生涯。

WechatIMG115.jpeg

1938年4月,台儿庄大捷喜讯传来,周恩来和郭沫若决定派抗敌剧团去前线慰问,瞿白音作为抗敌剧团第二队的队长,带着22名演员来到徐州抗日第一线演出。

1944年,任“新中国剧社”理事长的瞿白音,参与组织了中国最早的大型戏剧节——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剧展持续了3个多月,共演出60多个宣传抗日的戏剧,观众达10万人次,盛况空前,轰动一时。

WechatIMG116.jpeg

抗战胜利后,瞿白音转战香港,他编写了爱国电影《水上人家》,与夏衍等组成“七人影评小组”,开展文艺评论。

1962年,他改编了同名长篇小说《红日》,是新中国军事题材影片中少有的优秀巨作之一。

1962 年,瞿白音发表了电影理论文章《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提倡独立思考和艺术上的创新,感情真挚,文笔犀利,引起很大反响。

WechatIMG117.jpeg


作者:嘉融媒记者俞斌

4b9218747f534aca9c18c2d4535a7083.jpg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