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留学到“海归”,从科研院所研究员到“下海”创业,上海矽杰微电子有限公司创始人卢煜昱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制造出一颗中国“芯”,缩小国内毫米波雷达芯片与世界的距离。为了让中国“智造”能在技术上“领跑”,过去的这个假期对于他和他的团队而言,又是一个个在奋斗中前行的日日夜夜。
走进公司的办公区,在一面3米长1米宽的大白板上,有一张“实战表”:10月8日产品测试,10月11日产品出货……时间节点、责任人等写得清清楚楚。这张表,道出了卢煜昱和团队的工作近况。
“产品的出货必须在10月11日前完成,所以我们要继续努力,即便在假期,也要加把劲。”卢煜昱说,“其实,我们所有产品的研发都是有一定的时间窗口的。如果错过这个时间窗口,那之前的努力,可能需要重新再来。”
在毫米波雷达芯片领域,以前所有芯片都依赖进口,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通过卢煜昱和团队的努力,该芯片的核心技术已实现自主知识产权,使国内整个行业使用毫米波进行雷达感知的“门槛”降低,让更多的企业可以在更快时间里,推出具备智能传感器或者智能传感能力的硬件产品。
目前,卢煜昱及其研发团队设计研发的srk2401芯片,是在毫米波雷达芯片领域中处于国际领先的一款产品。在不到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平面里,集成了2个发射通道和4个接收通道。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例,这款芯片将成为无人驾驶汽车感知周围环境的“触手”。卢煜昱介绍:“目前,我们在汽车、公路、小区和家居4个场景实现了毫米波雷达技术的突破。未来,大家可以在生活场景中看到更多像毫米波雷达这样的智能传感器。”
但是,卢煜昱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卢煜昱说:“有一个人跟你说不行,也许还能继续往前走。如果有十个人、百个人对这个事情表示疑问的时候,你是否还有信念坚持做下去?对于创业人员非常重要的,就是信念。”
在第一轮融资的时候,卢煜昱就面临这样的质疑,但他和他的团队相信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是有市场前景的。在团队努力之下,短短半年时间就拿出了第一款24GHz毫米波雷达芯片,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用产品赢得了投资人的信任。
“其实科研和创业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都非常枯燥,同时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有非常高的热情;二是这两个事情其实都是停不下来的,我们称之为‘endless battle’(无尽的战役),所以必须在不断的努力中做得更好。”卢煜昱说。
作者:嘉融媒记者李华成、张晓冬,编辑: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