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202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上,嘉定区20名个人和6个集体受表彰。其中,嘉定区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黄雪元荣获2020年“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2020年,是黄雪元在嘉定区中医医院急诊科工作的第27年,自1993年从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后,黄雪元从未离开过这里。
急诊科医生要从死神手里抢人,不少病人送过来的时候,情况都万分紧急。与黄雪元有着“生死之交”的嘉定镇居民孙先生对此深有感触。一个双休日的中午,孙先生突发心梗被送到医院抢救,“胸口非常疼,胸闷感很强,喘不过气来。”
当时正在家休息的黄雪元接到急诊会诊电话,放下手中的饭碗就赶到医院组织抢救,通过溶栓治疗、观察架植入和经皮主动脉气囊反搏动术,硬是把孙先生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要是再晚一会儿抢救,后果不堪设想。”黄雪元说。
多年来,黄雪元一直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他诊治过的重症或疑难杂症病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病情、用药等详细情况。靠着这份堪比“病史记录”的“明细账”,黄雪元与他的病人建立起了“纽带”。
“咳嗽好点没?药都吃了吗?”黄雪元一有时间,就给这份名单上的病人打电话。“有些药服用时间过长,会对病人的身体有害,特别是有些老年人,我不放心,就忍不住打电话过去问问他们的情况。”
家住右岸嘉园小区的钱老伯就经常接到这样的“爱心来电”。“黄医生经常给我打电话,有几次被邻居听见了,他们还以为黄医生是我的亲戚。”钱老伯说。
每次问诊前,黄雪元都会把听诊器冰凉的金属听头用手捂一捂,再给病人听诊。“作为医生,我们还要想病人所想,从细节上缓解病人对疾病的恐惧。”黄雪元说。
在黄雪元心里,病人的安危和健康一直放在首位。一年365天,除了外出学习、开会,基本上每一天他都会出现在急诊科,哪怕是休息日散步,也会不由自主地去科室转一圈。“总是担心会有急症的病人,这个习惯也许只有退休之后才能改过来了。”黄雪元笑着说。
除了在嘉定区中医医院做好本职工作,黄雪元还曾义无反顾奔赴汶川地震灾区,协助灾后的中兴镇卫生院开展医疗救护、防病消灾、心理辅导等工作,也曾主动去高海拔的云南迪庆州参加医疗支援。“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在黄雪元的带领下,嘉定区中医医院急诊科室荣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嘉定区重点专科等称号,科室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被列入市优势病种诊治目录。
四川医疗支援
在急诊科工作多年,黄雪元收获过鲜花和锦旗,也经历过挫折和无奈,“只要我全身心地付出了,那便没有遗憾。”黄雪元说。
文字:卜玉,编辑: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