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耀百年,薪火代代传。嘉定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工作岗位,承担社会公益责任,传承爱党爱国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一批优秀代表荣获表彰,嘉定区融媒体中心也推出系列报道,展示嘉定优秀青年的风采。
陆云亭,上海馥垚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同时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嘉定人,曾荣获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能大赛个人优胜奖、2018年嘉定区青年岗位能手、2019年匠心农人、2019年嘉定区第二批青年英才、2020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2013年,24岁的陆云亭选择了辞职,回到华亭镇双塘村,成立上海馥垚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从零开始探索水稻种植。在他的深耕细作下,如今农场规模已达400多亩,年产值超300万元,他也因此被大家称为“农场金锄头”。
身为一名“85后”,陆云亭是乡间少见的年轻农场主。大学毕业后,陆云亭曾有过一份专业对口且稳定的工作,工作第五年时,被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出现的“家庭农场”一词所触动,毅然辞职回乡,开始践行心中的农业梦。
“就想在家乡的土地上,当一名现代化的农民。”谈及回乡的初衷,陆云亭笑道:“当时我不懂农业,也不懂技术,看老一辈怎么种就跟着学。开头两年,农场一直在亏损,家人都急得想让我重新回公司上班了。”但陆云亭不甘心就此罢休。他开始参加市、区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班,跟着专家团队到各区示范点学习取经。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难题,随时向专家或认识的行家里手请教。终于,他的家庭农场扭亏为盈,闯出了一片天地。
陆云亭利用学到的知识,在家庭农场中采取水稻、绿肥轮作的方式,并全程机械化作业,提高种植效率。在陆云亭的水稻田里,喷洒农药和化肥用的是农业植保无人机,为此陆云亭还专门参加培训,考取了上岗资质证书。“一架无人机工作8小时,能完成300亩地的作业量。”陆云亭向记者介绍道。
在去年底嘉定区举办的优质稻米品鉴会上,馥垚果蔬专业合作社选送的大米,米粒大小均匀,色泽晶莹剔透,一举拿下金奖和最佳人气奖。“米饭要好吃,既与稻米品种的选育有关,也和种植方式有关。”陆云亭介绍,为了保证大米的品质与口感,从前期的选种、晒种、浸种,到中期的催芽、育苗、插秧,再到最后的收割、脱谷、包装,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把关、精细管理。
在陆云亭的水稻田里,还安置了一套水稻病虫害智能化监测预警测报系统,包括智能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害虫性诱测报灯等,可以实现远程实时监测种植区农作物的虫情、苗情、墒情、灾情和作物生理数据等农业信息,还能协助农业部门做好病虫害监测预警、苗情动态等工作。
如今,陆云亭的水稻田成了“网红”打卡地,时不时会有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农业知识。“下一步准备发展科教和观光农业,增加农旅项目,让小朋友来体验种植乐趣,增长农业知识。”陆云亭说。
文字: 秦建
编辑: 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