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人物 >> 正文

“做我们这一行,不仅有法,更有情”

日期:2021年7月16日 17:34:33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道防线”,人民调解员面对的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也是关系民生的大事。2009年12月,吴蔚进入嘉定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成为一名人民调解员。在扎根调解岗位的十多年间,她用耐心细心热心换来社会关系的和谐,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2018年度上海市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度上海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前不久,吴蔚刚刚经历了一场“火爆”的调解。家住嘉定区外冈镇的张先生和妻子来咨询乡下老宅析产的问题,吴蔚在查看他们的建房用地申请表后,告知张先生房屋不是属于他一个人的房产,在建房申请表上有名字的人都享有份额。

微信图片_20210716112627.jpg

“他一听就爆跳如雷,大声嚷嚷说老宅从出资到建房都是自己一手办理建造,却要被别人分得一羹。”那声浪,简直要把屋顶掀翻。吴蔚对这种场面已经习以为常,并不与之争辩,待他发完第一轮火。

等张先生情绪缓和后,吴蔚才耐心告诉他:“老宅分户必须先析产,才可以办理分户。”张先生在调解现场完全不听劝导,直接摔门而去。

正常情况下,调解不成即终止调解,调解员并没有为案件托底的义务。但吴蔚对此放心不下,她认为,如果这件事不及时处理,会让家族矛盾酿成严重后果,于是她主动拨打当事人的电话,反复进行劝说。

多次接待和耐心讲解后,固执的张先生开始动摇,终于决定接受调解。在召集了房屋的所有权利人到调解委员会办理房屋析产,并当场出具人民调解协议书后,矛盾很快得到解决。

“做我们这一行,不仅有法,更有情。”在吴蔚心里,一直抱有至高无上的使命感,“很多案件比较复杂,当事人情绪不稳,难免词不达意,因此更需要我们调解员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去发现他们背后真正的诉求。”

微信图片_20210716112630.jpg

事实上,在吴蔚的职业生涯中,调解员并不是她的第一个职业。在2009年之前,吴蔚一直干着比较清闲的文员类工作,就在身边人都羡慕她安稳的中年生活时,她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跨行。

“小时候喜欢看法律类书籍,心里一直怀着一个英雄梦,想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当时,年近40岁的吴蔚选择了重新学习专业知识,经过长时间的备考,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人民调解员。

微信图片_20210716112632 - 副本.jpg

人民调解是一项做到老学到老的工作,“半路出家”的吴蔚更懂得勤奋的重要性。在调解案件时,吴蔚不断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充分的事实和证据再行调解,针对当事人的心理状况找准矛盾的感化点和调解的切入点,精心调处,着力化解,不断在尝试的过程中汲取养分。慢慢地,她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成为后辈努力的目标,很多“问题家庭”因为她的调解,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这11年间,吴蔚调解的案件达3000余件,涉及金额10亿余元。有人问她:“天天面对这些家长里短,是是非非,不烦不累吗?”烦与累伴随人民调解工作始终,但吴蔚心中更多的是烦恼如何才能把调解工作做得更好,自己多操心,老百姓才能少烦心。

微信图片_20210716112634.jpg

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她始终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于心,尽自己所能为百姓解决难题,“过两年我就要退休了,如果有机会,我想继续留在这个岗位上,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微信图片_20210322163636.png

文字:席凌燕,编辑:卢泽斌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