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嘉定人物 >> 正文

双向奔赴的爱!“高原上的学生合唱团”唱响“上海嘉定之歌”

日期:2021年11月21日 23:00:01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横沥河欣赏我们轻盈舒展

远香湖赞扬我们悦耳婉转

汽车城希望我们飞得更远

教化城激励我们唱得更欢

今天(11月21日)上午,这首名为《跃动远香湖》的校园歌曲,在QQ音乐、网易音乐、酷狗音乐等平台正式上线,歌曲MV也在嘉定区融媒体中心官方视频号首发。轻快的旋律,描绘出跃动的嘉定城市图景,但唱腔和画面,却是满满的雪域高原风情。

640.jpeg

这首歌曲,三天前在4000米高原上完成录制;演唱者,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民族中学刚刚成立一个多月的学生合唱团;创作者余珂,则有着双重身份——嘉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和久治县活动中心副主任。

640-1.jpeg

选择今天上线这首歌,因为一份特殊的纪念意义:去年11月21日,在“梦行千里 乐在云巅 脱贫攻坚奔小康”嘉定区与对口支援地方交流演出中,来自久治民中的16名孩子在上海保利大剧院的舞台首次亮相。演出中,上海的20多位孩子,学唱了久治民中的首支汉语校歌——《神山的花园》。今年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两地没有举办线下的音乐交流活动。因此,这首歌曲作为一份跨越时空的“回礼”,表达的同样是“同一片蓝天、童唱一首歌”的心意与祝福。

双向奔赴的爱

在上海与青海涌动

去年11月,即将退休的上海嘉定支教音乐老师赵兴洲从高原走来,带来16名久治民中的学生。

640-2.jpeg

在高原支教期间,赵老师不仅教会这些音乐零基础的学生识谱和演唱,且创作了民中历史上第一首汉语校歌《神山的花园》。这次演出开始前,“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与嘉定区融媒体中心共同发起“童”唱一首歌征集行动,邀请上海孩子学唱这首歌。

640-3.jpeg

一夜之间,主办方收到20多个视频,并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混剪成一则视频,作为上海孩子的礼物,赠送给赵老师和民中的学生们。

一年后的今天,赵老师虽然已经退休,但当初这些高原孩子们所发出的“我们要上音乐课”的呼声得到了回应——今年9月,嘉定区教育局委派嘉定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余珂接替赵兴洲,前往久治县担任支教教师。正是在他的指导下,民中学生努力学会演唱这首《跃动远香湖》。

640-4.jpeg

赵兴洲(左)和余珂(右)

“余珂老师说,这首歌嘉定许多小伙伴都会唱。歌里的远香湖、汽车城,是嘉定的标志。”民中的学生们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把祝福送给远方的亲人和小伙伴们。“谢谢你们!也期待有一天,能和你们在舞台上同唱这首歌。”在歌曲念白的最后,民中学生用藏语祝福嘉定的小伙伴们健康快乐,幸福吉祥。

高原上的星空合唱团

为孩子点亮夜空繁星

今年8月,我们曾讲述过余珂赴高原支教的故事。

转眼间,余老师在久治县开展工作也已有两个多月了。他所面对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这样的:平均海拔达3700米的高原、一天内可体验阴晴雨雪的气候,以及零下20摄氏度时室内时断时续的暖气……但他在赴高原前所列的计划书中的目标,正一个个被实现。

640.png

支教期间,根据久治县教育局安排,他担任久治县活动中心副主任,负责全县中小幼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下乡指导送教上门工作、以及指导全县学生艺术活动开展。此外,为了满足学生上音乐课的愿望,他主动申请承担久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八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

640-5.jpeg

久治民中音乐课堂

让余珂欣慰的是,短短两个多月中,学生已掌握了不少音符的识谱和即兴视唱,了解了《黄河大合唱》《梁祝》等多部经典名歌(曲)和多方面的音乐常识。

他还选拔了40名学生,组建了民中首支学生合唱团——星空合唱团。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排练。为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他牵线搭桥,让民中合唱团与嘉定青少年活动中心小天使合唱团结对,开展“以乐会友”活动。

640-6.jpeg

嘉定小天使合唱团的贺卡发放到星空合唱团手中

而为进一步丰富民中校园文化生活,余珂还与学校老师共同策划举办了“久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艺术节。10月中旬,“校园好声音”活动正式启动,海选出48名学生参加决赛。  

640-7.jpeg

星空合唱团排练 

他向我们描述当时的轰动场面,“全校近1000名学生观摩,现场氛围热烈,喝彩声经久不息,最终评选出了校园十大歌手并举行了颁奖典礼。”

640-8.jpeg

久治民中校园歌手大赛颁奖现场

他还在高原上建立了首间简易数字录音制作教学体验室。“体验室共分二个区域(乐器演奏区、音乐录音制作区),四个版块(乐器演奏版块、录音混音版块、音乐制作版块和软件操作版块)。”余珂介绍,“在体验室里,学生们充分学习音乐数字化技术原理,体验基本的软件操作、音频剪辑、音频录制、音频制作等。每次开展体验活动,学生们都兴奋不已,每次体验完都舍不得离开。”

640-1.png

久治民中首间简易数字录音制作教学体验室

体验室启用到现在,全校已有七、八、九年级近200多名学生参加了体验,并录制了独唱、重唱、合唱等近十余首歌曲。

11月初,随着科世达(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捐赠的音乐设备和学习用品到位,首支高原萨克斯乐团也随之成立。

640-2.png

久治民中首支萨克斯乐团

山路崎岖不减热情

高原谱写《青海之恋》

果洛州教育资源匮乏,全职的音乐老师人数更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前期规划和实地调研,余珂在过去两个多月中,积极推进音乐教师培训三年工作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的实施。

一个多月来,他分别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和《音乐教案的撰写和实践》为题开展了两次集中培训。“尽管乡与县城之间路途遥远且道路崎岖,有些参培教师须提前一天赶到县城,但教师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克服困难坚持参加培训。”

640.png

久治音乐教师培训

来到久治的80多天,余珂的亲友们都从他的视频号“久治之恋”里关注着他。“瘦了,黑了,乍一看像一名正宗的当地教师。”与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化相比,他始终铭记的,是出发前立下的一个重要的小目标——不仅要做孩子们的音乐引路人,还想搭建一座上海与青海、嘉定与果洛音乐交流的桥梁。

最近,他和嘉定好友正在合作创作新歌《青海之恋》。“那一天,我背上行囊,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听说那里绿草苍苍,那里遍地是牛羊。”余珂说,他将努力为这首歌融入更多藏族音乐元素,体现高亢、朴实、纯净的特色。“只有真正地身临其境,才能激发这份创作灵感。这种交流与融合,何尝不是两地文化一种的‘双向奔赴’呢?”余珂深情地说。

640.jpeg

梦行千里,乐在云巅

一个个关于音乐的梦想

正在高原上照进现实

从上海到青海

“久治音乐行”项目将接续这份千里“音”缘

携手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新尾图.jpeg

文字: 涂军
作者: 沈坤彧
编辑: 杨玉洁

打印